股指的回暖留不住公募基金经理的心。据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辞职的频率随着股指的上涨不断加大,进入6月,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有一位明星基金经理辞职,这令基金公司措手不及。调查发现,基金经理选择牛市“出逃”远非“为赚高薪,转投私募”那么简单,他们中有的是因为不堪压力而“体面”离开;有的被指是在躲避监管层对其“原罪”惩罚而悄然“隐退”……
股指涨了基金经理走了 等不到阶段性报告的发布,等不到年底基金排名的盛世,甚至来不及关掉自己在投研办公司里的电脑,曾被人们视为星级基金经理的他们匆匆从公募基金公司“撤离”了。
这样的撤离恰恰发生在牛市行情正好、股指涨势正猛的时候。
数据显示,在本月已过去的17个工作日中,先后有6家基金公司的8位基金经理宣布辞职,平均来看,每两天就有一名基金经理离职,这样的频率以往未见。
更怪的是,离职的基金经理中,以股票型基金经理变动最频繁,这些人此前都掌管着基金公司里的核心股票型基金。例如已经从嘉实基金公司“出走”的王鹏,在辞职前担任该公司基金丰和基金经理职务;从泰达荷银出走的李泽刚,此前一直兼任三款核心基金的基金经理,这三款基金分别是泰达荷银价值优化型稳定类行业证券投资基金、泰达荷银市值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及泰达荷银品质生活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经理的匆匆离去使基金公司措手不及,这样的狼狈在公司公告中有所体现。例如此前宝盈基金公司公告称,该公司核心优势灵活配置基金经理欧阳东华辞职,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该公司策略增长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赵龙,两个人同时离开使公司来不及安排合适的接替人选,因此公司只能安排从6月10日到7月24日授权其他基金经理代为打理产品,而拟任基金经理的相关程序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
看不懂市场暂时隐退 不到万不得已,很多基金经理是不会离开公司的。但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基金经理圈子中,迷茫着很多对市场怀疑的气氛,在多数基金经理看来,除了超预期的流动性外,目前似乎找不出市场继续大幅上扬的理由。这种气氛使不少人认为,自己应暂时“休息”,等行情明朗些时再重出江湖。
“股指的上涨带有非市场因素,泡沫被不断吹大,一旦泡沫被吹破,对市场的杀伤力极大。我不否认我们正经历一场反弹行情,但调整的可能性非常大,总的说来,我不愿意拿着基民的钱去博弈这个市场,我不看好短期操作,也不太看好下半年的行情,所以很想休息一下。”虽然并未离职,但看着身边朝夕相处的基金经理陆续离开,上海某基金经理这样表示。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市场失去信心,很多人在探讨基金经理离职问题时都认为熊市不走牛市走,对基金经理来说损失将放大。“从现在的3000点涨到6000点,还能看到100%的收益呢,不应该现在就恐惧啊。”在接受采访时,华安基金相关人士这样表示。
公为“私”用且战且退 公募基金经理选择在牛市中跳到私募去这已经成为惯例。据私募业相关人士透露,最近一段时间,他们聚会的圈子中多了一些新的面孔。虽然并没有听说哪只私募产品启用了新的基金经理,但的确听说几位从公募基金“下”来的基金经理要参与进来。
“选择在牛市到私募基金工作是一个相对稳妥的举措。”在回答为什么一到牛市,就会出现公募基金经理成群“奔私”的问题时,某私募基金经理这样表示。在他看来,能够进入私募圈子的人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的人脉资源和资金,这些在熊市下根本实现不了,而与熊市“人等钱”相比,牛市中的“钱等人”更为“惬意”。
与此同时,私募基金追求绝对收益,这一点上,虽然给其中的从业者带来很大压力,但是在薪酬上非常具有吸引力。
“你可以回顾一下2007年牛市时公私募基金的收益水平,你就知道这些基金经理为什么会走了。”在探讨公募基金业人才流失的问题时,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这样表示。据其介绍,在上一轮牛市中,私募基金动辄400%的收益水平给基金经理带来丰厚的提成,而同属牛市的公募基金收益率最高仅仅是200%,当时,也是有包括肖华、江晖、王贵文、吕俊、李学文在内的大批明星基金经理“奔私”。
“收益率的差距与能力无关,主要是各自所处机构不同,私募基金因为要给客户带来绝对收益,因此要采取一些极端的操作方式,而公募基金是面向大众的,不可能给一个基金经理开出更高的薪酬,因此很多人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一味保稳健保排名,不愿意去冒险,最后导致自己的工资缩水。”上述人士表示。
犯下“原罪”急流勇退 “一些人离开属于身不由己。”在某基金人士眼中,离职潮背后很可能还隐藏着整个行业的“原罪”。
上周末,《中国证监会对融通基金原基金经理张野实施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消息挂在中国证监会网站上。“融通老鼠仓”案在短短两个月内结案,张野被处以400万元罚款、终身禁入市场。
相比之前两位老鼠仓基金经理唐建和王黎敏,张野受的惩罚最重。去年4月,唐建(原上投摩根基金经理)、王黎敏(原南方基金基金经理)分别被罚终身禁入和7年禁入,同时被处没收非法所得并罚50万元。此次证监会加大处罚力度,被市场理解为“杀一儆百”。
而事实上,每一家基金公司的发家史都可能存在过“老鼠仓”行为。所谓“原罪”,是对《证券法》的违背。《证券法》规定,证券从业人员不得直接或者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这是悬在所有证券从业人员头上的利剑。
不堪被淘汰提前撤退 “被评为五星级基金经理的时候,很多人都快乐不起来,原因是这样的荣誉奖转瞬即逝,如果市场不好或对行情做出错误判断,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下一次排名时就有可能沉底。”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某位公募基金经理这样表示。
这位经理目前正管理着公司旗下一只老牌股票型基金,虽然在公开场合他多次表示,自己并不看重排名情况,并且希望像私募基金经理那样,给客户带来绝对收益,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感受到短期排名的压力。“就像学生时代的月考一样,名次被公司和机构排来排去,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有事业低谷期,但这些得不到人们的理解。”该人士表示。
“这是个很现实的行业,优胜劣汰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与其最后被公司淘汰,还不如自己提前撤退。”对于基金经理的离开,某基金公司投研团队人士这样分析。他同时表示,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几次月排名成绩都比较靠后的话,不用公司“发话”,一些基金经理自己就申请调动或者离职。
基金公司拔苗助长补空缺 目前的情况是,基金公司在一位基金经理离职后,马上找到另一名人士来接替他的工作。奇怪的是,这位新经理虽然也有几年的证券从业经验,或者在基金公司中从事市场的分析工作,可就是不具备实际操作基金的经历。
“就算是拔苗助长,也要先把空缺补上,不能让基民的钱没人管。”对于离职问题,某基金公司行政人士这样表示。
人才的流失将对公募基金造成严重打击,在离职潮背后,基金业也在面临重新洗牌。“培养一名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的成本达到上百万元,人才流失的情况,从侧面反映出基金业对市场、政策以及自身所处环境的怀疑。”对于这一问题,私募基金经理吴国平这样表示。
基民遗憾明星经理不负责任 “什么时候换的基金经理,我怎么都不知道。”日前,在相关网站的基金吧中,一位刚刚看到基金人事变化公告的基民这样留言。这位基民手中的基金正是上面提到的前嘉实四星级基金经理王鹏打理的基金丰和。这只基金虽然今年以来情况不佳,但在去年,基金丰和在全部封闭式基金净值中排名第一。
“本来觉得王鹏还可以,虽然今年的成绩很差,净值增长幅度太小,但总的看来这位经理在熊市中做的挺有水平,挺看好他的,这样不声不响地走掉有点不负责任。”在基金吧中,另一位基民这样表示。
由于股指上扬,目前这些已经易主的基金净值暂时维持稳中有升的情况,但还是有一些人士认为,将股票型基金交给新来的没有任何经验的基金经理打理,对基金公司和基民来说都是“危险”的。
相关 证监会没管住基金经理跳槽 基金经理频繁跳槽的情况证监会早有“耳闻”。早在本次离职潮之前,证监会在今年3月份就发布了《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管理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基金经理频繁发生变动的,公司应当向中国证监会及相关派出机构书面说明情况。
与此同时,《意见》要求基金公司不得聘用从其他公司离任未满3个月的基金经理从事投资、研究、交易等相关业务。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未满1年的,公司不得变更基金经理。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应当向中国证监会及相关派出机构书面说明理由。
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未满1年主动提出辞职的,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聘用合同竞业禁止有关规定,并向中国证监会及相关派出机构书面说明理由;其他公司在聘用其担任投资管理人员时应当遵守竞业禁止有关规定,对其以往诚信记录、从业操守、执业道德进行尽职调查,取得其前任职公司的书面鉴定。
而在《意见》的背后,基金经理跳槽的“力度”有增无减,从现在的情况看,《意见》并没有保护住基金公司的权益。(记者 崔吕萍) (来源:北京商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