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流浪猫狗小区内被害
居民们有人叫好有人难过
近日,有热心市民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反映,青岛市四方实验小区内有大批流浪动物死掉,走不了几步就能看到流浪猫、狗的尸体。24日,记者对包括四方实验小区在内的三个小区调查采访后发现,流浪动物被毒死或堵在窝中活活饿死的情况,屡屡发生。
大批流浪动物人为原因死亡
家住四方区的市民陈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她所住的四方实验小区内,原先有不少流浪猫狗,很多有爱心的居民把家里吃剩的饭菜拿出来,喂这些流浪动物。但最近几个月时间,突然有大批流浪猫、狗被人毒死。每天早上起来,没走几步就能看到猫狗的尸体,有时候一早上就能看到十几具流浪动物的尸体。
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晚饭后定时在楼下喂的那四五只流浪猫,也在最近一段时间突然消失。跟周围的邻居一打听才知道,小区里有人因为讨厌流浪猫扰民,竟然把老鼠药放在饭里喂猫。“我当时听说失踪的猫狗都是被毒死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怎么会有这么狠的人呢?”陈女士说起这件事情来,忍不住掉下眼泪。
动物尸体去了哪儿
24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四方实验小区,在小区的一块空地上,一只黄色的流浪狗躺在地上,已经没了呼吸。可一转眼的时间,流浪狗的尸体就不见了,附近居民好像对小区里经常有被毒死的猫狗的事习以为常了。至于流浪猫狗的尸体去了哪里,有的居民说,被环卫工人收走扔掉了,也有人说,曾在午夜见到有人带着大编织袋捡猫狗的尸体,怀疑是卖到了一些烧烤摊和饭店。
小猫被堵洞中饿死
而在镇江路干休所大院内,有人因为讨厌流浪猫,竟用水泥把小猫堵死在洞中。“几天前,我们从这里路过的时候,听到有小猫的惨叫声,才发现这个猫洞被堵了。”住在镇江路干休所里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发现这个猫洞被堵后,她找来儿子和丈夫帮忙,想把这个被堵的猫洞打开,哪知道,这个洞是被水泥堵死后,又在外面加上了石头,根本撬不下来,不管他们怎么努力,还是无法救出里面的猫。
从23日开始,这个猫洞里就再也没发出小猫的叫声。“我真的觉得很难过,救不出这些可怜的小猫来。”王女士一边带领记者到楼下,看被堵的猫洞,一边说。她向记者介绍,这窝小猫刚刚出生不久,被堵死的猫洞里有5只小猫和一只母猫。
据了解,这个大院里时常能看到被堵的猫窝,有些堵得比较松,好心的居民就会把洞拆开,救出小猫。但遇到堵得非常紧的洞口,他们也无能为力。
有人鼓掌有人难过
对于这些人为原因死亡的流浪动物,市民的看法截然不同。家住四方实验小区的吴先生认为,这些流浪动物该杀。“这些流浪猫狗身上都是细菌,尤其是这些猫,晚上总是嗷嗷地叫,吵得人根本睡不着觉。”吴先生说。他认为,流浪猫的繁殖速度太快,已经影响了人的正常生活,再不加以制止的话,甚至会出现“猫灾”。
市民王女士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流浪猫、狗本来就已经很可怜了,竟然还有人想出各种手法杀死它们,这些人实在太过分了。”王女士有些难过地说:“你说这些动物又没惹到那些人,为何非要弄死它们,好好的生命就这么被那些人弄死了!”
对策
该咋对待扰民流浪猫
青岛一位常年照顾流浪猫的孙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小区内的食物较为充足,在青岛各个社区都能看到流浪猫的身影,虽然有很多热心人会捕捉流浪猫做绝育手术,但因为给猫做绝育手术的价格较高,加上流浪猫对人比较防备,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给每一只猫都做绝育手术。现在,很多人为原因和自然条件造成了流浪猫的寿命越来越短,大部分流浪动物只能活2至3年。
市民一方面觉得流浪猫扰民,而另一方面,很多市民又会觉得流浪动物本身就很可怜了,更应该多给它们一些关爱,尽量善待它们。市民呼吁有关部门,能够针对流浪动物出台具体政策,不要再让这些可怜的小动物惨死。
记者手记
无辜的生命该善待
24日,记者走访了青岛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这三个小区,最近这些地方都出现了流浪动物人为原因死亡的事件。听着小区的居民向记者诉说曾经与这些流浪动物度过了美好时光时,记者几次被这些爱心人士所描述的场景感动。
可以说,我们对待动物的态度,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我们对待周围人的态度。一个善待动物的人,基本上会是一个有温情的人,是一个人性比较健康的人,是一个有情感底线的人。
而比起在人们身边的宠物们,这些流浪的动物要靠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生存下去,更加辛苦。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些动物是无辜的,应该善待他们。”
链接一
虐猫事件凸显法律空白
事件一 2006年,“高跟鞋女子踩踏小猫”事件在网上和媒体被公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踩猫事件“引起无数人的愤怒。政协委员建议立法反对动物虐待。
事件二 2006年,在沈阳市和平区十三纬路的一小区也上演了“虐猫”事件,小猫被虐致死。虐猫者带着一身酒气解释虐猫的原因,竟然是:“猫吃了我养的鸽子。”
链接二
现有法律没考虑“动物福利”
据了解,目前,我国涉及动物保护的法律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但这部法律主要针对反走私、反盗杀等违法行为,并没有考虑“动物福利”问题,且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动物种类有限。(记者 张潇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