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王跃翔 本报记者 王怀
“"院长",两点钟,该上班了。”26日,在被称为“万人小区”的成都市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长寿苑社区,几位“院长”步履匆忙。“院长”其实是该社区的院落小组长,上班就是到社区为他们设立的院落办公室办公。
办公室成员由“院长”和两个组员构成。按规定,他们是8小时工作制,负责处理社区日常事务。
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火车南站街道创新建立院落办公室、楼栋党小组,取得显著成效。经过在长寿苑社区试点后,这些举措将在该街道辖区6个社区全面推广。
流动党员找到了“家”
资阳市乐至县50多岁的流动党员谢瑞金来成都从事建筑业多年,一直住在长寿苑社区5号院。自从社区党总支在他所居住的楼栋建立了10人左右的党小组后,他逢会必到。“党小组设在居民楼,让不少流动党员找到了"家"。”火车南站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为发挥基层支部堡垒作用,长寿苑社区以楼、栋、院为单位,在院落建30—60人左右的党支部、在楼栋建20人左右的党小组,在有条件的党员家中建党员家庭活动点,从而解决活动场地小、组织党员活动难的问题。一幢楼里的党员不论其组织关系是否隶属,均编入党小组,在居民楼里开展邻里互帮、法律咨询、艺术展示等活动,将党的网络向居民楼、院延伸。
目前,长寿苑社区有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形成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三级组织体系,并在各院公布党小组全体党员姓名和联系方式。针对社区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不同的特点,还建立了“法律宣传”、“义务巡逻”等特色党支部、特色党小组。
居民烦忧事家门口解决
“请问张同金老人在家吗?”“谢万清呀,这么热的天,你又来看我。”张同金是长寿苑社区火南东路17号院的居民,儿女残疾,是辖区的困难户。老党员谢万清是17号院的“院长”,对院落情况了如指掌:张同金家要经常去看望、独居的李婆婆应该天天关注她的健康状况、五单元的下水道经常堵塞要及时疏通……
为充分保障居民参与、监督、管理的民主权利,长寿苑社区全面推行院落管理居民自治工作。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全社区71栋240个单元11535名常住人口中选举产生了7个院落居民自治管理小组组长及成员,由各院居民代表会议通过《居民公约》。在此基础上,社区将各院落门卫室改造成7个全开放式的院落办公室,每天由1名居民小组成员值守。楼道灯坏了、下水道堵了、邻里发生纠纷,居民不出院门就能解决,“有困难找党员、找组织”的观念已深入到每个居民心中。截至目前,院落办公室解决了大量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效调处邻里矛盾纠纷,解决了286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