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金融危机引发“去四化”现象 难改金融四大趋势

2009年06月29日11:0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去国际化不改金融全球化趋势

  伴随次贷危机的深化与扩展,一些国家为缓解国内经济下滑的压力,采取直接或变相的贸易保护措施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手段之一,国际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根据世界银行最近报告的统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有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被提出,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在20国集团内就有17个国家存在贸易保护行为。同时,为缓解危机冲击所带来的财务压力,许多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纷纷收缩海外机构或海外资产。一时间,国际化潮流逆转。特别是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不如愿,对外投资大幅缩水,海外分支机构经营惨淡,国际化战略受到各方面的严厉批评。

  应该看到,金融危机虽然让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全球化趋势可能只会放缓而不会改变。特别是在目前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和传媒时代,全球经济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已无法将全球分布的供应链和全球化的市场重新分割开来,逆转全球化是不可能的。

  对于中资金融机构而言,国际化是无法回避的唯一选择。一方面,国际化是提高中资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的根本出路。尽管经历了危机的沉重打击,国际先进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产品创新、流程安排、架构设计、风险管理、业务运营等诸多方面,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中资金融机构与其相比仍有着相当的差距,必须积极适应并学习国际通行规则,借鉴国际金融机构的先进经验,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闭关自守”、“夜郎自大”是根本行不通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另一方面,国际化是中资金融机构适应经济金融环境变化、更好地为中资企业提供服务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持续增加。据统计,2007-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超过35%。截至2008年末,余额接近1700亿美元。当年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比例也从30%上升到接近60%。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561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接近70%。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尽快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当前,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一是我国正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步伐,商业银行拓展国际业务尤其是海外经营的政策环境较好;二是汇改以来到2008年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20%,大大减轻了商业银行将人民币资金转换为外币资本的成本,加快海外经营步伐的时机较好;三是金融危机使海外的一些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市值大幅缩水、资本严重不足。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既不愿也难以取得政府的救助,又难以通过市场筹集足够的资金。为应对危机,要么变卖资产,要么补充资本金。据估算,要使欧洲和美国的银行杠杆率基本趋于20倍左右的合理水平,须出售10万亿美元的资产,补充6000亿美元的资本金。国际金融机构的业务收缩和筹资需求,以及股票市场过度波动导致的部分机构价值被低估,无疑为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业务和海外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因此,对于中资金融机构而言,要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明确、可行的国际化战略,本着分散系统风险、挖掘盈利潜质、谋求长期效益和高附加值收益、逆周期操作的原则,正确判断经济金融形势,审慎选择并购对象,合理规避风险,理性出海,构筑国际化经营网络,切实提高内外业务整合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一流金融机构。

  去综合化

  难改综合经营的基本趋势

  在有关危机原因的分析中,银行综合化经营同样被视为引发危机的重要原因。其基本逻辑是,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实施后,银行大量涉足证券、保险等非商业银行业务,最终导致巨额损失,由此否定综合化经营,主张分业经营的呼声再起。实践中与此相对应,危机爆发后,花旗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等一批大型金融集团,为渡过难关而“壮士断腕”,主动分拆出售投资银行、保险等非核心业务,似乎向实质性的分业经营回撤。

  事实上,综合经营并不是金融机构深陷危机的主因。在危机中率先倒闭或者被收购、被接管的华盛顿互惠银行、英国的北岩银行,是主要从事按揭贷款业务的专业经营机构,遭受重创的AIG等保险公司和贝尔斯登、美林等投行,也均非开展综合经营的机构。

  巨额损失主要源自投资和交易业务,如花旗集团在危机中所形成的损失中,有80%以上是缘自其大量买入的CDO和CDS。一些投资银行(业务)真正陷入困境的也是与农贷相关的投资部分。而对于引发并加重金融危机的两大复杂金融产品而言,综合性很强,很难明确归入银行、证券、保险等某个“业”别。CDO和CDS既非商业银行专属产品,也非一般的证券、保险产品。即使银行实行分业经营、监管机构实行分业监管,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仍能合法地发行或投资CDO和CDS。正因此,本次危机中,不论是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还是分业经营的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不论是允许混业经营的国家还是延续分业经营的国家,都未能幸免。

  分业也无助于防范危机。恰好相反,综合经营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综合经营可以通过交叉销售、联合创新、品牌共用、人员交流、技术转移、后台共享、资本配置等途径开展业务协同,实现范围经济。同时,实证分析表明,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实施综合经营的金融机构具有更均衡的业务组合、更稳定的核心负债,流动性风险相对较小,有利于抵御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风险,实现稳健发展。这便是为什么业务比较单一的金融机构受危机冲击更大、最先倒下的缘由。

  从实践来看,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银行业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去综合化现象。花旗出售、关闭了部分区域的公司金融和消费金融业务,但却依然保留了投资银行业务。花旗CEO潘迪特上任伊始也明确表示,将继续走全能银行的道路。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些金融机构反而在拓展综合经营。如美国两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变身为银行控股公司,各拥有并经营一家商业银行。同期,美国银行收购美林证券,两个曾经的行业巨头融合,客观上把综合化经营发展到极致——证券公司办银行。

  即使对于部分主动分拆非核心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言,也只是其应对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并不意味着综合经营的趋势就此终结,市场好转之后,又将会以快速的并购重返综合化经营。历史上,大凡金融集团遭遇经营困难时,都会进行业务结构的整合以降低成本、补充规金。

  从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实际看,进一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的空间较大且风险可控。目前,我国银行、证券、保险等实行着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即使有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初步筹建了金融集团的雏形,也基本是“一业突出、主辅结合”的模式,集团内核心金融机构对综合经营的掌控力较强,经营模式、管理流程和产品种类都相对较为简单。

  商业银行介入资本市场也相对较少,银行投资信用债券的比重不到其债券投资总额的10%、占其各项资金来源的比重仅为2%左右;像发达国家大型金融机构一样因经营管理过于复杂而失控的概率不大,因银行与资本市场过度融合而放大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小。

  在此条件下,如果能进一步开展综合经营,加快整个金融体系的协调健康发展,反而有利于化解过度依赖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所积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协调发展。

  综合化仍然是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的金融业更应该顺应这一发展大势,在认真汲取国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健全监管协调机制,进一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

  为此,一是要突出主业,有机整合,不能盲目多元化。选择作为综合经营内容的从业要能够极大地烘托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加强集团的有效管控,特别是要提高集团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品牌管理等专业能力,发挥交叉销售和成本节约的范围经济优势,建立适当的防火墙,控制关联交易等主要风险点;三是要提升集团的综合服务能力,以一整套高技术含量的服务组合和金融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作者为交通银行董事长)

[上一页] [1] [2]

相关推荐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