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智库和诺贝尔奖得主慕名而来,既是出于交流的迫切希望,也是因为他们对峰会组织者的“来头”颇感兴趣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北京 一场民间经济论坛一口气请了30多家全球顶级智库,100多名前政要、诺贝尔奖得主、全球五百强CEO聚集一堂,这在世界也不多见。
7月3日至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将在北京举行“全球智库峰会”,商讨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发展趋势及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之策。是什么样的机构能有这样的大手笔?引起了许多西方媒体的兴趣。
“危机”成全球智库交流契机 下周举行的全球智库峰会的主题是“共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议题包括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重点讨论金融危机应对政策评估及预测、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等问题。
国经中心秘书长魏建国对《国际先驱导报》说,举办这样的峰会是基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的背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仅需要各国政府通力合作,也需要各国智库“为各国政府积极提供智力支持”。
国经中心4月初向全球智库发出邀请时,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响应,“这有些出乎意料”,魏建国说:“但也可以理解,在当前形势下各国智库们都渴望与其他国家交流,只是没人组织。”他介绍,智库峰会选在7月初也是因为各国对上半年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效果都已大致掌握。
经济问题需要碰撞和交流才能擦出火花。国经中心常务理事丛军对本报介绍,峰会除了主论坛,还有五个平行的分论坛将在同一天举行,将分别讨论促进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可持续发展与宏观经济政策、跨国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的合作与责任、全球消费储蓄及金融安全、重大经济问题与智库合作等议题。
“超级智库”的大来头 据丛军介绍,峰会所邀请的人物多为政经界重量级人物,包括布鲁金斯学会、哥伦比亚地球研究所等30多家全球知名智库的100多名专家学者,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以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小额贷款之父”尤努斯、10多名前政要等100多位名人也将出席。
丛军表示,他们列出了美国前五十名和非美国的前五十名的智库,然后再在其中挑选前三十名,“这次还特意邀请了金砖四国的智库”。
如此多智库慕名而来,除了当下经济形势,国经中心也是一张王牌。“外国智库对我们的重视可能出于看重我们的组织。”她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来头确实不一般,早在3月国经中心成立之初,其领导层“超豪华”阵容就备受美联社、路透社等海外媒体瞩目: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挂帅,执行副理事长有经济学家厉以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秘书长魏建国曾担任商务部原副部长,“几乎任何一位都是当下媒体所追逐的关键人物”。参与国经中心筹建的一位知情人士曾透露说:“这个智库是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批示成立的,它整合了原来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国际合作中心和对外开放咨询中心两大智库。”外媒评论说,所有这一切,都使外界对这个“中国最高级别智库”在未来高层决策中的角色充满联想。
曾培炎为国经中心标明的方向是:着眼于国际经济方面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研究。在编的96名人员,将研究包括金融危机第二轮冲击波的可能性、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等19个课题。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郑新立对国经中心的优势认识很清楚,“我们有这么多前高官、政府部门主管,经济学家,他们了解国内研究成果,我们不用满城跑,完全可以充分发挥临门一脚的作用。”
对于未来智库对政府的影响,丛军表示,“我们不会完全诠释政策。”
不做利益集团代言人 去年,国内能源机构对国际油价频频作出误判招致舆论批评,而所谓的“专家”也常让人不满,不少网民以“专家就是砖家”来戏谑。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江涌认为,“误判频繁发生,除了专业功夫不足,还在于国内一些智库越来越多地囿于利益集团的束缚。”他认为国内一些智库专家不受规范地接受外部资助、吃人嘴软,沦为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国内智库如何保持独立性?郑新立说,在国经中心成立前,他们走访了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等国际高级智库,“我们借鉴了美国一些智库如布鲁金斯的最先进模式。”
布鲁金斯学会在克服利益集团、解决独立性方面有它一套自己的方法,清华大学布鲁金斯研究中心朱超平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称,“不属于任何党派使它保持了公正性,捐款人不会左右智库研究的结果为它奠定了独立的基础,这样才会有影响力。”
美国学者曾指出,中国智库的发展空间很大,但中国智库在组织、财政、法律的独立上面临很大挑战。国经中心能否解决国内智库所面临的桎梏?郑新立说:“我们将不吃财政饭,完全靠民间资金支持。”国经中心现已建立了自己的基金,经费来源将完全自筹,魏建国说,“我们有明确的规则和底线,而且透明。”魏表示一些重大课题还会面向国内招标,尽可能地保证研究结果的独立性。
此外,魏建国认为,由于西方对中国缺乏理解,因此国经中心还肩负着通过学术交流消除“中国威胁论”、“中国掠夺资源论”等说法的任务,“让西方世界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