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高考改革被批换汤不换药 民间改革方案交教育部

2009年06月30日02:1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高考“边际改革”

  清华大学文理科统招的尝试以及日前发布的一份民间高考改革方案,从不同角度探索高考体制改革,为政府决策提供经验样本

  陈汉辞

  23日,当秒针划过12时,已经等待两个多星期的高考考生们终于可以查分了。

  “603分!”当这个数字从自动声讯台传来的时候,刘思达舒了一口气,这个分数足以上重点大学。但上清华可能有点困难,刘思达原本的目标是考630分。

  作为清华附中的高考生,刘思达对于清华大学,有着一定的情感。尤其是今年清华大学招生政策出现的新变化,让他再次感受到这个学校的魄力。

  在今年的招生中,清华大学录取的本科新生将不受文理分科以及其所报考专业的限制,在录取过程中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专业。

  “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刘思达坦言。

  实际上,近年来,清华大学已经在新闻传播、经济和金融等专业中实现了文理科考生统筹兼招。而新生入学后,通过“二次招生”和校内转系政策,学生有多次机会在人文社科和理工科院系之间转换专业。每年,都会有理工科学生转读文科专业。

  高考改革民间方案

  “如果得到推广,那当然是件好事。”对于高考以来媒体报道的少有的一件“喜事”,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笑着说道。

  成就了很多人的高考在30多年后,暴露出“一考定终身”、高教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招考环节丑闻不断等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日前,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向社会发布了其高考改革整体方案。杨东平已将此方案正式提交教育部。

  方案建议,改革传统高考,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考试。大学中的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考试科目。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与能力选择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考试。

  其次是举行“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学业能力水平测试主要是基于这个学生分析的能力、推理的能力、逻辑的能力的考试,类似于美国的SAT考试,是对学生基本的能力水平测试。

  “学业能力水平测试可以在一年举办多次,比如三次,每参加一次的成绩的有效期可以是两年,学生拿着这个成绩可以申请高校。”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向CBN记者介绍说。

  除了提出考试制度改革、录取制度改革外,方案还提出了八套配套措施,其中包括制定《考试法》,将考试招生纳入法制轨道。

  以高考舞弊案为例,我国目前对高考舞弊团伙的处罚存在着法律空白,《治安处罚条例》和《刑法》等均没有明确条文说明如何处罚非考生的舞弊团伙。2008年,天水替考事件发生后,涉案人员也仅仅是撤销公职,或者取消高考资格。

  “监督最重要的是对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有一个类似仲裁的机构去执行它。关于高考的法律不应该是一个软法,我们现在太软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方平表示。

  自主招生的风险

  但此次方案的提交是否又如两年前的提交一样未果,杨东平则表示很乐观,“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关于‘高考’改革的理想方向还是一致的。”

  2007年,杨东平与自己的同伴提出的中国首个民间高考改革基本方案,指出经过5到10年的努力,建立一种高校自主性和学生自主性相结合,国家宏观调控、高等学校自主录取、社会参与的高考和招生录取制度。

  实际上,在那次推动高考制度改革的呼声中,杨东平因为力挺加速改而被许多学界人士看成是主改的激进派。毕竟,对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考改革快慢问题,相当一部分学者还是持保留意见。

  就在上次杨东平递交高考改革方案的前夕,教育部考试中心举行了一个民意调查,95%的受访者对现行高考制度持肯定态度。其中,17.6%的公众认为目前的高考制度“很好,应当维持”,77.5%的公众认为有缺陷,但仍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应该适当加以改进。

  数字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则是,主流民意肯定高考,同时支持改革。

  “但这次与上次情况不同,现在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问计于民的时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杨东平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CBN记者了解,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的课题小组调研中,高考改革也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通过汇集民间的智慧来建言献策,来提供自己的改革建议和方案,我们还是要做的。”杨东平告诉CBN记者,“我们与调研课题小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最大一部分可能在于高校自主招生方面。”

  目前,人们普遍担忧,高校自主招生,是否会影响教育公平,导致更多腐败。

  杨东平表示,这种危险是客观存在的。

  而新方案提出,上述危险可以通过考试立法,以及树立高校自主招生公信力,来加以纠正。

  “高考公开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在现在的信息技术平台上,要最大限度做到信息公开和全程公开。”杨东平表示。

  “瓜熟蒂落”须待时

  而在另一些专家看来,新方案的“落地”之路很艰难。

  清华大学打破文理分科限制招生政策,是凝聚了“集体智慧”的结晶的。

  这种想法,最初源自清华大学一批教授的意愿。例如,新闻传播学院非常欢迎具有良好理科基础,同时又有志于从事新闻事业的学生;建筑学院也很欢迎有高水平的文科生。最终,在不改变高中课程教育和高考文理分科制度的前提下,清华大学自己采取了一种尝试和制度变通。

  “其实,关于目前高考的弊端、大家理想状态下的高考模式,各方的思路是高度一致的。关键还是相关部门是否愿意改。”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楯表示盘根错节的利益群体,构成了改革的阻力。

  事实上关于高考改革,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十分稳健地推进。

  从1997年开始,高考改革有了一个加速的过程。1998年下半年,教育部提出“3+X”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意在借此消除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新方案在1999年逐步推广至全国。

  2000年1月,北京、安徽等省市开始实行春、夏两季高考招生。增加考试次数,其目的也在于减轻“一考定终身”的压力;随后两年,春季高考制度推行到上海、天津、内蒙古等省市区。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但由于缺乏一个整体的改革方案或者清晰目标,民间对此的评价是“换汤不换药”。

  “决定考生的还是‘统考’和一张录取通知书,学校和学生双方面的自由选择权范围相当有限。”相关部委教育体制改革研究者表示,“当然,高考本身在‘一变多’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这不是一两年可以解决的。”

  而在今年的《纲要》中,高考改革再次成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比如关于“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已成为向社会征集意见的内容之一。据教育部统计,54%的人赞同取消文理分科,46%的人以会加重考生负担为由反对取消。

  杨东平则认为,国家对高考体制改革调研了很多年,《纲要》总要有所体现。

  插图/苏益

(责任编辑:杨建)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