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们关注的是在宽甸县能够享受到校车服务的这些学生过的幸福的日子,但是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在宽甸县那些没有坐上校车的学生,他们的交通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解说:
这是宽甸县太平哨镇的学生放学场面,宽甸县22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没有配备校车,太平哨镇就是其中之一。
王洪杰(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太平哨镇中学校长):
有的时候学生乘车是属于超载车,地方交通部门为了确保交通安全,抓、查、控制这个现象,有的时候我们坐车的小孩,被驱逐下车,徒步往校园里走。
解说:
王洪杰校长学校有400多名家住乡村的寄宿制学生,而学生上下学的交通现状让他格外地头疼,而对于临近乡镇的校车制度,他非常地渴望。
王洪杰:
校车我看过,它常在我们校门口过去。
记者:
那是什么感觉?
王洪杰:
那真是一种很期盼、很向往的东西,太羡慕人家了。
解说:
乘坐校车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更省钱,更安全,但这一切却必须依赖县财政的补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宽甸县购买12辆校车共花费了240万元,此后又投入了近两百万元,用于车辆的维护和人员的开销,这些开支占了当年县财政收入的0.5%。
耿玉礓(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我们现在的这种运行方式还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县一级财力水平的特征,如果我们过于超前的话,我想这件事情很难办成。
解说:
按照政府与东运公司签订的信托合同,东运公司在校车运营上不能盈利,每年节余的部分转入下一年补贴,这对于东运公司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
记者:
作为社会车辆运行的话,像十二台车,一年能有多少利润?
王永泽:
你要正常的,看跑什么线了,一般要是好一点线路的三十、五十万是没有问题的,只能维持个平或者是少亏点,就不错了,因为这是政府行为。
解说:
和中国尚不完善的乡村校车现状相比,美国成熟的校车制度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今年3月,《岩松看美国》摄制组对美国校车制度以及运行进行了采访,以美国纽约州梦露镇为例,这个只有15000人口的小镇里,每天有170辆校车为7所学校服务,而在校车历史长达100多年的美国,如今每天有50万辆校车运送着5200万左右的学生,政府监管下的完全商业化运营,既保证了校车的安全性,也让私人校车公司盈利不菲,形成了每年高达150亿美元产值的校车产业。根据统计,美国政府平均每年要为一个正常孩子坐校车支付520美元,为特殊儿童支付2400美元。
太平哨镇之所以还没有引入校车,是因为该镇还尚未完成九年一贯制并校改造。九年一贯制就是把六年制的小学和三年制的初中合并。2005年,宽甸开始实施并校工作,合校后,学生住的更分散,上下学的距离更远,目前宽甸的校车还只在并校改造的乡镇实施了校车制度,那些还没有改造的学生还得自己乘社会车辆或者步行上学下学。
学生:
一星期车费就14元。
记者:
生活费多少?
学生:
生活费20元。
字幕显示:
尽管财力有限,但是宽甸县县委书记表示,随着县财政收入的提高,争取用两三年的时间,让校车覆盖到全县所有的乡镇。
主持人:
我们接下来连线中国投资学会的副会长刘慧勇先生。刘先生这些年来一直在大力地倡导在全国的范围内大面积地推广校车。刘先生,你好。您曾经有一个观点是,说推广校车可以拉动经济、刺激内需,为什么这么说?
刘慧勇(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
我是这么想,校车首先是要生产出来,数量很大,学校那么多,学生那么多,一亿多学生总得五六百万辆的汽车,这就是很大的一个产值了,一两万亿的产值。这是光从车上说,另外还要开车,开车就是增加就业,开车的司机也要给工资,这个工资的数量一年也就一千多万以上了,所以我想还有一些其他连带的,他挣到钱之后还要买消费品,这种效益再上去的话,三四万亿就有了。
主持人:
刘先生,您刚才说了那么多的钱,具体到校车身上,这笔钱由谁来支付?刚才我们看宽甸县它是由县财政来支付的,县财政有的时候它并不富裕,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刘慧勇:
宽裕的先做起来,不宽裕的国家要下决心了,主要是要解决认识问题,要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开校车看成是义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现在我们看成是可以缺少的内容,所以是差在这里了,如果不可缺少的内容,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同时还要解决公债的认识问题。公债咱们往往认为不好,但是公债,咱们知道国债是民财,国家的债一多,老百姓手中的金银债券就要多。所以这两个认识问题要解决了,就可以解决两个立法问题,一个在法律上就是要规定,不开校车违法,第二,在法律上解决,预算法第28条修改,应该允许地方政府积极鼓励他们发债来免费的开校车。
主持人:
好的,谢谢刘先生的建议,怎么看刘先生的建议,修改两个法律?
白岩松:
因为刘先生的建议是建立在全国一盘棋,立即开始大范围地实行全面的校车制度,才会带来他所判断的数字,但是我猜想在全国立即全面开始推行,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却又急切地盼望着宽甸不那么孤独,全国的很多地方应该有,其实我今天又专门搜索了一下,发现与校车有关的新闻大致是这一两年,而且国内已经有了专门生产的校车。
主持人:
还有标准。
白岩松:
还有标准,等等相关的东西都出来,它其实已经在呼之欲出。
更重要的事情是,当然我们要看到它会拉动经济,因为的确是这样的。每天在接送孩子的过程当中,其实是一种很无效、很消耗的往返,家长要投入巨大的时间精力、健康精力,还有社会成本,因为相当多的家长本来下午应该工作到五点,但是睁只眼闭只眼,下午三点多钟可能就请假,去接孩子了,夫妻双方总有一方在这样,社会在消耗,而且这种消耗是无谓的。但是如果把它变成一个正向的经济的刺激当然有好处的,但是我觉得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年来大家不断地在提分享改革的成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去分享改革的成果。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又总听到这一句话,要去关切和解决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我们谈教育、谈医疗等等,非常大,但是要找到具体的抓手。请问,如果能让我们很多的乡村率先开出由政府投资、市场运营的校车的时候,真的是让一个又一个家庭会觉得,这个改革真是好,因为我分享到了利益,它非常非常具体,我觉得是,有的县在尝试着免费医疗,作为试点它当然可以试,但是这句话即使得罪人也要说,它在全国几乎是无法推广的。但是免费的校车或者是很廉价很廉价的校车是完全可以推广的,因为它对财力的要求没有像免费医疗那么大,所以这件事为什么不做呢?
主持人:
那就可能有一个排序的问题,可能在不同的人心里面,这种排序医疗重要,还是教育重要,还是住房重要,可能在有的县它可能全民免费去医疗,但是未见得他愿意把这个钱投入到校车上。
白岩松:
有很多事情是不能用排序来排的,中国人的医疗费用恨不得70%、80%左右其实是花在临终的那几年时间里,其实大部分的时间从小到大是没有,集中在最后的那几年,你想想这个比例是惊人的。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一生的开始,他从一开始就可以使自己处在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温暖的环境当中,而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可以被解放出来,社会的经济又可以运作起来。所以你要让我排序的话,我当然觉得医疗非常重要,但是它不是要用免费的模式去解决的,要政府大量的投入,医疗保障等等赶紧到位,而校车是责无旁贷该政府承担的,让老百姓能够立即开始分享改革成果,我觉得越早越好。这期节目也许收视率不高,不像我们很多批评或者甚至有一些尖刻语言的节目,大家会觉得过瘾,但是我觉得不管什么样的原木,标都是一样的,是为了建设,而像宽甸这样的行为就是对中国这块土地上校车制度一种建设的尝试,所以我愿意看到未来还有类似的事情,如果有的话,咱俩还做。
主持人:
你看今天我们说的是宽甸县,宽甸县特别有代表性,是因为它是一个穷县,如果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一个富县,拿出了钱去发展校车,可能我们分析这个例子就没有那么大的说服力,但是恰恰它是一个穷财政的县。
白岩松:
没错,我觉得宽甸它的行为堵住了很多想偷懒的地方的嘴,你其实也能干。但是宽甸有一个特殊性,第一,它在进行九年一贯制教育整个改造的过程当中,实行的是住宿的制度,因此它的运送也就是两回,在周末的时候或者放假的时候,而且它只有12辆,相对来说财政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但是我觉得只要做,而且如果有上级政府的支持,给予相关的政策,发债等等,美国也是发市政的债券……来源:央视《新闻1+1》
[上一页] [1] [2]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