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深圳”舰上的“明星兵”

2009年07月06日07:4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解放军报
  耳朵赛声呐,写日记用摩尔斯码,大热天穿着棉袄去上岗……在海军护航编队“深圳”舰上,三个普通士官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官兵眼中的“明星”。陶凯:长了一双“声呐”耳

  “什么?你说大声点!”不用问,这个耳朵有点背,平时说话也习惯扯着大嗓门的三级士官,准是“深圳”舰锅炉四班班长陶凯。


  平均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湿度85%以上,噪音100分贝,这就是陶凯每天工作的地方——主机舱。舰艇主机是军舰动力的“心脏”,各个战位必须有人轮流值守,人一进主机舱,全身的汗就“滋滋”往外冒。陶凯每天在舱内的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每次值班,他都要拿上那个700毫升的大号水杯,值一更下来,少说要喝七八杯,奇怪的是他很少上厕所,“喝的水都变成汗了。”

  整天处在“轰隆隆”的噪音环境里,陶凯习惯了大嗓门说话,听力也不太好,但官兵们却说他有一双“神耳”。神在哪?平时,他听别人说话都不太清楚,但机器一转动,他的耳朵就马上变成了感应灵敏的“声呐”,一丁点儿异响也逃不过他的监测,哪里有了故障,他竖耳一听就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

  不仅如此,陶凯还把“神耳”绝活无私地传授给了战友们,护航编队评选“十佳护航战位”,他所在的锅炉四班光荣上榜。何双辉:用摩尔斯码写日记

  何双辉的故事,说起来有点玄乎。

  有一次,一艘被护商船向“深圳”舰发来一连串灯光信号,站在一旁操舵的何双辉马上翻译出了灯光信号的含义:“感谢中国海军护航,向你们致敬!”大伙都不信,一个操舵兵,咋能看懂摩尔斯码发出的灯光信号,那可是通信兵的活。

  何双辉不好意思地“坦白”说,自己一直在自学通信专业技能。为了尽快提高专业水平,他坚持每天用摩尔斯码写日记和读书笔记,已经写了厚厚两大本。

  再一打听,操舵专业其实也不是何双辉的“分内活”。原本,他在航海部门电航班,由于训练刻苦,很快成为电航专业骨干。执行护航任务以来,舰上开展“一专多能”训练,他又选学了操舵专业,经常找操舵骨干请教,利用休更时间到操舵战位见习,没多久就熟练掌握了操舵技能,改行成了一名操舵兵,缓解了操舵部门人手不足的困难。

  这几天,何双辉双喜临门。一是经过资格考试,他拿到了操舵专业上岗证。二是舰领导号召全舰官兵向他学习,争当护航“多面手”。张树江:穿着棉袄去上岗

  7月的亚丁湾,火的季节。大热天里,却有一个人天天穿着棉袄上岗,他就是“深圳”舰炊事班保管员张树江。

  张树江每天去得最多的,是军舰的冷藏室,这里存放着远洋航行所需的各类主副食品,温度常年保持在-20℃。他要从库室中搬取当天厨房需要的主副食品,还要检查物资、清洁卫生,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记者在冷藏室中呆了几分钟,尽管穿着厚厚的棉袄,还是感到阵阵寒意袭人。

  舰上数百种物资,储藏在分布全舰的十几处库室中,张树江精确计算每一处储藏空间,总结出“分类存放、按需搬运”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将每天所需食品模块式存放,大大减少了冷藏库室开关频率,延长了蔬菜、水果的保存时间。

  张树江除完成本职工作外,常常大清早起来到厨房帮忙做早点,深夜给值班执勤人员做夜餐。战友们诙谐地称他“闲不住”。舰上评选“十佳护航尖兵”,他得票最多。(本报亚丁湾7月5日电)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