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山大学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商志香覃教授因突发脑溢血病逝,生命定格在76岁。他是晚清末代探花商衍鎏之孙,著名古文字专家商承祚之子,这些足以使他被格外关注。而他在吴文化、香港考古等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让人钦佩。更让人叹服的是商家从上世纪开始持续向国家捐赠珍贵文物达数千件,或成为建国以来私人向国家捐赠文物最多的家族。昨日,商志香覃的同事、学生纷纷给记者回忆了他淡泊名利、专注学术的一生。
记者徐静通讯员王丽霞
家族情怀
藏宝于国,施惠于民
据介绍,商志及家人从1964年开始,先后捐赠数千件文物,捐赠数量最多的深圳博物馆就达500多件。
这些被捐单位有: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市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嘉定博物馆、上海中国科学博物馆、中山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历史系、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等。
早前,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说,商家可能是建国以来私人向国家捐赠文物最多的家族。曾在北京故宫观看商承祚捐赠文物展览的中大前党委书记李延保说,当时看了很震惊,每件文物都是价值连城啊。
最让李延保感动甚至不解的是,商家人多为工薪阶层,生活俭朴,有人还患有重病,但没有一个人动过念头要靠这些文物发财。李延保戏称,这些文物随便卖两件,商家人都能过上舒服的日子,但是商家人从来没打过这样的主意,这是最令人感动之处。学生全洪认为,商志秉承的是家族“藏宝于国,施惠于民”的情怀。
捐献之物均价值不菲
李延保仍清晰记得中大首次接受捐助的情景。时为2004年,商志拿着一个“扔在路上都没人捡”的破布包,来到李延保的办公室,包里装的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李延保说,目前,商家共向中大捐赠文物370多件,价值连城,初步估计价值在几千万元左右。在中大图书馆一楼显眼位置摆有20件石刻文物,多为佛教雕刻。这是1929年,商承祚奉学校之命到北京采购的200余件文物,它们现已成为“中大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家学渊源祖父为清朝末代探花
2009年7月1日凌晨,商志因突发性脑溢血过世。事情来得如此突然,以致他的学生和好友,多以“震惊”来形容听到这一消息时的心境。就在事发前一天,也就是6月28日下午,商志还冒着酷暑到市区借书,回到家里已是黄昏。
精于考古擅长古文字
商志,字郁逸,广东番禺人。其祖父为晚清末代探花商衍鎏,父亲为古文字专家商承祚,可见商家在广东的特殊地位。1957年,商志在中大历史系毕业,从事商周考古。家学渊源让其对古文字古文献颇为熟悉。考古不但要有考古知识,也要有古文字知识,他在这方面优势明显。“专业学古文字的人未必比他强。”他的学生,中大人类学系教授周大鸣说。
奇人奇名引出逸事
“志”这个名字,为父亲商承祚所起,“”这个字典中查不到的汉字让商老颇为自得,有时银行工作人员读不出这个字时他还满是得意,也正因此有人劝他改名减少麻烦时反而让他生气了。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过海关时他要走特殊通道,因为电脑打不出这个字。
借助科技研究青铜器
商志的研究,把历史与考古材料综合起来,古文字成为研究的工具,这与父亲商承祚专注于古文字研究有所不同。周大鸣说,商志对中商和先商文化有很多想法和创意,但因工作忙碌很多难以付诸实施。
上世纪80年代前期,商志致力于吴文化研究,尤其着重于宁镇地区青铜器,经过文献整合和系统挖掘,他提出南京镇江地区是先吴文化发源地的看法,后来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他也是最早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对青铜元素进行分析,以证明吴文化青铜器独特性的人。
赴港挖掘开内地先河
1989年,商志率考古队在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进行发掘,此前这类研究主要是外国人在做,因此他也开创了内地考古机构赴港发掘的先河,成为沙丘贝丘海洋考古开拓者之一。延续到本世纪的赴港考古挖掘,他把内地考古挖掘的程序带到香港,也研究出一套独特的沙丘遗址的挖掘方法。
严师益友老人掏腰包设奖学金
“外冷内热”,是学生全洪对商志的性格概括,现在已是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副馆长全洪回忆。商先生对妻子照料无微不至,近几年妻子屡次住院,照料妻子的重任商志自己独力承担,每天往返于住家和医院之间送汤送饭。周大鸣说,在江苏做考古挖掘期间条件艰苦,商志多次自己掏钱给学生加碗羊肉汤。
外冷内热与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相悖。“我们是看哪位老师严格选哪位老师的课。”周大鸣回忆说,自己的本科论文做几百张卡片,描出商周青铜器的图像,为此他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天天在图书馆里面一张一张卡片地描,一张一张卡片地画,才写成毕业论文。
2004年,商志和妻子王坤儒女士在人类学系设立“商承祚人类学奖学金”,每年从退休金中自掏腰包1万元,奖励品学兼优的人类学系学子。如今,斯人已去,周大鸣说自己会想办法让这个奖学金继续下去。
中大历史系的一位年轻老师妻子生病住院,医疗费不够支出,商志拿出自己的存折给他,告诉他花多少就取多少。如今,这个康乐园里慷慨的老人已不在了。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