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它是一种草本植物的果实,它的花朵绚丽而妖艳,它的浆液凝结物曾改写一个国家的历史,它的提取物至今祸害世间……它的果壳及副产品,竟被一些不法商家作为“调味圣品”,它就是罂粟。它是否真的有调味提鲜的作用?它是否潜藏于龙城市场?连日来,今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揭开了罂粟“调料”的冰山一角。
坊间盛传:
罂粟调料“味道好”
“据说一些味道好的店偷偷放了罂粟壳!”这样的传言在柳州甚至全国各地都有一定的“市场”。连日来,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不少市民认为,虽然自己没有亲眼所见,但这样的传言决非空穴来风,在柳州市场上,说不定有不法商家使用罂粟壳作为食品调料。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从湖南来柳的谢先生在受访时表示,他到柳州后,开始并不喜欢柳州的螺蛳粉和鸭脚等食品,但和朋友“勉为其难”地吃过很多次之后,他渐渐接受并喜欢上了这些美食。当听到“一些好吃的店都是放了罂粟壳”的传言后,虽然他不相信,但还是有点疑惑。
兰先生是一位大厨,在来宾和柳州两地的餐饮业打拼多年。他告诉记者,他并不是十分确定,在食品里添加罂粟壳是否真能让食客吃了上瘾。在实际的操作中,他曾经偷偷把罂粟壳作为调味料使用过,而且生意还不错。但在他看来,只要东西做得好吃,即使是不添加这种东西,照样会吸引食客。因此,他现在已经不再“花冤枉钱”去购买这种“特殊调料”。不过据他所知,确实有商家仍在使用这种“调料”。
柳州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黄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多年的监管执法工作中,该所也曾接到过“商家在佐料中添加罂粟壳”的投诉,在前几年,常有市民举报米粉店、火锅店等商家在汤料中添加罂粟壳。该所也为此前去提取样本化验过,但是并没有在汤里检出相应成分。不过她也表示,样本化验没有发现,不一定代表饮食行业中没有人使用这种东西,毕竟检验的只是个别被消费者举报的餐饮店。
记者在调查和走访中发现,工商、公安等部门多年来也接到过类似举报。就在今年6月,柳州市工商部门还接到一份由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发的通知,其中就有严禁使用罂粟产品加工食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的内容。随后,该局着手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市场暗访:
罂粟产品现货架
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初期,工商部门在市场检查中并没有发现罂粟壳、罂粟籽及相关产品。记者在最初的暗访过程中,也没有任何收获。
柳州的市场上真没有这些东西吗?7月1日,一位经营米粉店的女老板告诉记者,几天前她到柳州市八桂农网批发市场去买配料时,在C区干蔬行的一家门面,门面老板神秘兮兮地向她推销一种“让人吃了会上瘾”的配料。记者根据这一线索,到八桂农网批发市场调查。
“不知道怎么搞的,我们旁边那家粉店回头客特别多,我们的回头客就是少!”听到记者这一番抱怨,一家门面的女老板当即迎了上来,等在场其他顾客走后,她弯腰到柜台下拖出一只纸箱,从里面拿出一个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放到记者面前。当记者问她,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罂粟壳时,她点头称是。
黑色塑料袋打开后,里面露出一种淡黄色的粉末,闻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提起来重量显得很轻。女老板称,这种罂粟壳粉末每公斤240元,只要将其添加到食品里,让人吃了肯定会上瘾。她声称,有不少饮餐行业的人经常到她的门面进货。
7月2日,记者来到该女老板在前进综合市场2栋的另一个门面。门面里坐着一名年轻男子,得知记者是八桂农网批发市场那家门面介绍过来的,需要未磨成粉的罂粟壳。该男子随后表示,目前他们已经没有货了,还要等一个星期,才能从云南那边调货过来。
记者意外地发现,该门面的货架上摆着几瓶用盒子装着的“罂粟籽油”,上面标明的产地为云南省。该男子说,这种罂粟产品40元/瓶。
7月1日,在大同巷草药一条街,记者连续问几家药店有没有罂粟壳卖时,老板们均警惕地称没有,并说以前他们曾经被相关部门查过,现在已经不敢再卖了。几经周折后,在小巷中段的一间门面里,一名女子声称她可以提供罂粟壳,每公斤要500元,不过要等几天才能拿到货。
这时,坐在该门面对面草药铺的一名老年妇女突然向记者招招手,示意记者蹲到她旁边后,老妇说只需等上半小时就可以拿到货,不过每公斤要560元。
记者在多日的暗访发现,市场上很难直接找到罂粟壳及相关产品,必须熟知其中“套路”,才可能触及一二。
舍本逐末:
罂粟“提鲜”是误解
“罂粟壳属于毒品!”柳州市禁毒支队办公室主任黎剑平告诉记者,罂粟的果实在割取其浆液后,剩下的果壳晒干后就是所谓的罂粟壳,罂粟壳的比重很轻,里面残留的毒品成分也很低。
黎剑平说,其实罂粟壳味道是淡淡的“臭青”味,把这样的东西作为调料加入食品中,根本不可能起到传言所说增香、提鲜、去腥味等作用。至于让人“越吃越想吃”的成瘾作用更是难以成立,因为鸦片作为其浆液制成品,尚且很难让人一次成瘾,含量极低的罂粟壳更是难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至于罂粟籽,则是罂粟果实中的籽粒,只有针尖般大小,所含毒品成分也很低。
黎剑平认为,所谓“能增香、提鲜、去腥味”,“能让顾客越吃越想吃”不过是食品经营者和顾客的心理作用而已,并没有现实依据。经营者要想留住回头客,关键在于食品的品质,想靠这种“特殊调料”留住顾客实在是舍本逐末。
但是,罂粟壳毕竟也属于毒品,它对人体的危害是确实存在的。黎剑平告诉记者,罂粟壳所残留的毒品成分,会损害人体的肝、肾等脏器的功能,破坏人体各大系统的平衡,长期食用有这些添加物的食品,可能会造成慢性中毒,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导致生理机能出现紊乱。因此,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在食品加工中加入此类添加物属于违法行为。
即便是作为药品,罂粟壳同样不能随意使用。柳州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黄琼告诉记者,罂粟壳有镇痛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仍然含有毒性,因此国家一直将其定性为毒品;对药店和医院用其入药,都有严格的要求,要有医生的单独处方,才能当成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适量使用,绝对不能用于食品当中。
顺藤摸瓜:
揪出“柳州总代理”
7月6日,记者将暗访到的情况通报了柳州市工商局。工商执法人员与记者分头来到八桂农网批发市场和前进综合市场,查取了几家销售罂粟壳及其副产品的门面,并顺藤摸瓜,在柳州市汽车总站后门外,查处了云南一食品公司使用罂粟籽生产的系列调味品一批。
当天中午,柳南工商分局执法人员来到八桂农网C区19号的“陆记香精香料调味经营部”,发现货架上果然摆有云南一食品公司生产的4种罂粟籽产品。老板陆某不但无法出示这些产品的合法手续,甚至拿不出营业执照,执法人员以其涉嫌销售国家明令禁止产品以及无照经营为由,将5袋和2瓶用罂粟籽加工而成的调味品全部暂扣。
在前进综合市场,鱼峰工商分局箭盘工商所的执法人员在二栋9号门面,查到了一批罂粟籽油,该门面的老板同样也拿不出这些产品的合法手续。
据销售这些产品的门面老板介绍,他们经营的罂粟产品,都是汽车总站后门一家食品添加剂经营部让其代销的。根据这一线索,执法人员迅速赶到汽车总站后门的这家食品添加剂经营部。
果然,在这家门店里查到了一批罂粟产品。经清点,这一系列不同规格的罂粟产品,产地均为云南,总共有317包,执法人员将其全部暂扣。该经营部的老板傅某承认,她是这类产品在柳州的总代理。
柳州市工商局公消科负责人告诉记者,5月21日,柳州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向该局转发了一份由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灭活罂粟籽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严禁违法生产、经营灭活罂粟籽油脂粉末;严禁使用罂粟籽油 (御米油)加工食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及用于复合生产餐饮配料等行为;严厉查处违法制售罂粟籽食品等行为;严禁灭活罂粟籽和用灭活罂粟籽或御米油生产加工的其他食品、食品添加剂等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对市场流通的此类产品应依法予以收缴并监督销毁。
记者石红星 许如君
通讯员邱胜凯 文/图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