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男孩被父母责骂后开始沉默 只用嗯啊与家人交流

2009年07月09日14:5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18岁大男孩

  只用“嗯啊”和家人说话

  爸妈说他是“问题少年” 姐姐说出问题的是爸妈

  商报讯 (记者 殷婷婷 实习生 卢晓夏)18岁的李明,和家长说话只会“嗯嗯啊啊”,拒绝更多的沟通。

这源于父母曾把李明递给他们的小纸条当成指责李明的“罪证”。

  父母:“他绝对是个问题少年”

  李明,18岁,即将读高三。在父母眼里,他是个“问题少年”:喜欢逃课、打架,学习成绩差,但更关键的问题是李明从不和家人交流,“话比金子值钱”。每次家人想和他聊天,他总以“嗯嗯啊啊”应对。

  “曾经他是我的骄傲。”李先生说,初中时,李明所在的年级有1000多人,他每次考试都是全年级的前几名。每次开家长会,李先生都觉得很有面子。

  但从李明上初二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僵化,孩子不和家长交流,家长想和他聊天时,得到的全是不耐烦的敷衍。

  “同是一个孩子,怎么前后判若两人?”李先生纳闷。

  姐姐:“我弟弟很正常”

  李明姐姐则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弟弟很正常,“不正常”的应该是父母,因为父母太强势,经常无视姐弟俩的感受。

  姐姐的话得到了李明的共鸣。李明说,他的改变是从一件不大的事儿开始的。初二那年,有个死党失恋了,情绪激动,李明为了安慰他,耽误了半天课程。

  下午,他刚一推门回家,父亲就命令他跪下。李明欲辩解,震怒的父母则厉声呵斥。无奈,李明写了张纸条,详细写明了逃学的原委,希望得到父母的谅解。

  可父母拿到纸条后,奚落李明:“看,这就是证据,你逃学的证据。”接着又是一顿怒骂。李明崩溃了,从此开始沉默。

  专家:家长应放弃“贬低、打击”的沟通习惯

  共青团郑州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林方说,李明正处于青春期,渴望被尊重,希望和家长从精神层面进行沟通。但是,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需求。模仿性强的青春期少年,则在打架、逃课等行为中体验到成就感和价值感,成了父母眼中的“问题少年”。

  对于李明父母来说,需要改变亲子间对话模式,放弃“贬低、打击”等沟通习惯,学会欣赏、肯定孩子。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