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季羡林先生昨辞世(组图)

2009年07月12日11:1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沈阳日报
早期代表作《海棠花》在沈露面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季羡林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作家,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梵文、巴利文专家。对印度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著名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古代语言论集》、《<罗摩衍那>初探》等。


  季羡林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奠定了他在国际印度学界的地位。

  他194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并任系主任长达四十年。

  7月11日上午9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辞世,享年98岁。

  昨天下午,记者冒着大雨来到近现代史料收藏家詹洪阁家中,见到了季羡林先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留学德国期间撰写的著名散文代表作《海棠花》,在国内首次刊发的期刊《文艺工作》创刊号的原版本。

  进步期刊《文艺工作》

  成为《海棠花》首发

  据詹洪阁介绍,这本进步期刊《文艺工作》的创刊号,很有珍藏价值,出版于1948年5月。里面不仅收录了季羡林在留学德国哥廷根期间所创作的散文《海棠花》,还收录了著名作家巴金翻译的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裁判所》,以及季羡林好友臧克家的作品《征服》,姚雪垠作品《杜甫与李白的友谊》等。詹洪阁说,季羡林先生于1945年10月,在抗日战争结束不久后回国,而这本《文艺工作》也是首次刊载季羡林的《海棠花》。

  绝美散文

  《海棠花》的浪漫与通俗

  季羡林在《海棠花》中以浪漫的笔调回忆了春天的北平,以及夏天故乡的美丽与怡然,体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深处抗战时期的祖国及亲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留学生活的厌倦与自嘲。

  从文中“在这里稀里糊涂地过了6年”一句可以看出,这篇作品创作于1941年,因为季老是1935年到德国留学的。

  文章最后一段写道,“晚上回家的路上,又到那家园子外面去站住看海棠花,她依旧同早晨一样,纷纷斓斓地开成一团,一切都那样安适,静穆。我这杂乱的思绪她似乎一点都不知道,而且压根儿也没有一点想知道的意思,她只是怡然自得地向黄昏散布自己的美。”

  由此,可看出,季老这篇著名的散文代表作,情感充沛而自然,给人以闲适、冲淡之感的同时,又具有通俗性、趣味性,在今天读起来也十分上口。然而这篇散文出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本报主任记者李彤

  北大成立治丧工作组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从季羡林之子季承处获悉,7月11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北京大学已成立治丧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昨天下午学校召开了工作会议,部署季羡林先生纪念及追悼活动安排。

  季承表示,“我每天都去看望父亲,他每次见到我都很高兴,脸上笑呵呵的。昨天我去看他的时候,他的状况还不错,还坐在床上写毛笔字。今天早上,他突发了心脏病,我很快赶到了医院,当时他已经昏迷,医生没有抢救过来。”

  季羡林的弟子钱文忠表示,自己一早已经得知此消息,对季老的去世非常意外,因为前两周的身体情况一直还比较良好,他也未能见到季羡林最后一面,所以心情非常难过和遗憾。

  记者从外研社获悉,《季羡林全集》正在出版之中,该社对季老去世表示十分意外和悲痛。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