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日本社会涌现“婚活”族 金融危机是诱发剂(图)

2009年07月13日08:5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国际在线
2008年9月,东京的一家酒店里父母们在为子女相亲
2008年9月,东京的一家酒店里父母们在为子女相亲

  本报记者/黄恂恂

  棒球赛推出“婚活座”,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从事志愿服务的媒婆

  经济萧条时期并非所有的买卖都不景气。比如,创好莱坞票房纪录的大片就是在1929年至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上映的。专家认为,正因为在工作中有很多不如意,人们才会在其他地方寻找快乐。眼下,在金融危机笼罩下的日本,社会上流行起一个叫“婚活”的新词,专指像找工作一样花时间、费精力来找人生伴侣的活动。

  相亲费用和收入挂钩

  26岁的安藤拓是在东京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白领,为了尽早找到意中人,最近开始加入“婚活族”。
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前,他刚刚参加了一个集体相亲活动。

  在日本,男女双方参加相亲活动的收费比例一般是根据双方所从事的行业和年收入的不同而制定的。据安藤介绍,如果男方是一名律师或医生,年收入超过1500万日元(约合100万元人民币),那么他就得掏整个相亲费用的三成,其余七成则由女方负担;如果双方都是一般职员,那么男方掏六成,女方掏四成;如果男方是其他职业或者没有固定收入,那么费用全部由男方负担。安藤是在外企工作的白领,收入属于中上等水平,他参加此次相亲活动的费用是6000日元(约420元人民币)。

  安藤参加的此次“婚活”,是在婚介公司租的一家饭店举行的,会场装修得非常讲究,男女各有18人参加。在1个半小时的相亲活动中,婚介公司的组织者先让他们逐个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每个人有3次机会和自己看中的异性单独谈话,每次谈话时间为7分钟。

  谈话结束后,每个人要悄悄地把自己最后看中的人写在小纸条上。如果有男女双方写的是彼此的名字,那就意味着他们配成了一对,在活动结束后能得到对方的手机号码。

  “婚活”方式不拘一格

  所谓“婚活”,是“婚姻活动”的缩略语,是指所有与结婚有关活动的总称,包括约会或相亲前的化妆、健身、上人际关系课等准备工作,以及参加相亲等各类社交活动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山田昌弘去年撰写的《婚活时代》一书中,此书的目的是鼓励日本未婚青年主动出击,积极寻找结婚对象,不要坐等命运的安排。《婚活时代》的销量高达17万册,同时也创造出了“婚活”这一新的流行语。

  眼下,“婚活”这个词已是家喻户晓,由此而形成的“婚活族”队伍也日益壮大。所谓“婚活族”,是指以求职态度和决心找寻结婚对象的人。这个族群经常先制定计划与策略,然后积极进行“婚活”,以找到符合条件的目标人选。

  其实,“婚活”的种类还有很多。像安藤这样经过婚介公司组织或亲属介绍的被称为“正式介绍型”,形式比较固定,气氛也相对庄重一些。还有一种是通过朋友组织的异性派对等“网络型”。据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调查,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未婚青年更偏好“网络型”。

  “网络型”虽然更随意,但是参与这种“婚活”的男女对结婚的愿望往往不是非常急迫。名为“Goukon”的共同派对是网络型“婚活”的典型。这种派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盛行,目前在日本非常普遍。一般来说,在大学校园和公司里,凡是以增进感情为目的进行的晚餐会、茶话会等都属于共同派对。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施行《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此后,步入职场的女性越来越多,当今的许多中年夫妇都是通过公司内部或公司之间的共同派对认识的。由于共同派对并不排斥那些不是为了择偶,而仅仅是想结识更多朋友的人们。因此,和其他“婚活”活动比起来,气氛更加欢快轻松,不过对于那些认真考虑结婚的“婚活族”来说,它并不是最理想的方式。

  商家争打“婚活”牌

  为了满足“婚活族”的需要,不光是婚介公司,日本媒体和其他商家也打起了“婚活族”的主意。日本收视率最高的民营电视台富士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婚活》(又名《结婚万岁》),讲述的就是一名男公务员“婚活”的故事。就连乍看与“婚活”毫不相干的产业,比如酒吧、棒球比赛场、内衣制造商等也陆续推出“婚活”商品。

  受金融危机影响,位于东京六本木的酒吧显得格外冷清,唯独有一家生意非常红火,它打的正是“婚活”牌。连日来,这家酒吧里挤满了20到30多岁的未婚男女,他们听着爵士乐一边喝酒一边聊天。酒吧老板说,他的成功还要归功于《婚活时代》这本书给他的启发。原来,他的酒吧因经济低迷亏损严重,看了《婚活时代》后,他认为扭转颓势的唯一方法就是婚姻。于是,他把酒吧改名为“婚活酒吧”,从此生意越来越好。

  日本职业棒球队“北海道火腿斗士队”计划在7月的比赛中推出100个“婚活座位”。坐在此处观看比赛的单身男女可以随意交谈,而且在比赛的间歇还可以互换座位,每张“婚活”票售价2000日元(约合140元人民币)。就在这项服务推出的当天,女方的50张票就有2000多人报名,相比之下,男方的50个名额几天之后才报满。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单身女性对于“婚活”更积极。

  就连日本内衣制造商也看好“婚活”商机。黛安芬上个月刚刚推出一款“婚活内衣”。这款内衣的设计颇有情趣,下方有一个结婚倒计时器,只有把订婚戒指插入文胸中间的小桃心才能停止,侧面还有一个小口袋,专门用于装结婚登记所需的印章和签字笔。

  金融危机引发“婚活”热

  专家认为,“婚活”热潮的兴起缘于未婚率居高不下和经济萧条。日本国势调查(相当于中国的人口普查)显示,在截至2005年的30年间,日本30到34岁的男性未婚比率由14%上升到47%,这一年龄段的女性未婚比率也由8%攀升到32%。这种较高的未婚率成为“婚活”的基础,而全球金融危机更成了“婚活”的诱发剂。

  专家还指出,金融危机引发经济陷入衰退,市场的不景气及工作的不稳定促使单身女性们的结婚意识加强,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稳定生活的女性越来越多。男性则通常会等到自己财力、精力上有能力组建家庭之后才会想结婚。这很可能是造成女性“婚活族”更多的原因。

  不过,《世界新闻报》在采访中了解到,日本的单身男性也并非经济条件不够就不想结婚,只是他们怕女方强烈的结婚意识会增添自己的压力。有的单身男性在博客中写道,自己虽然想利用各种机会认识未来的伴侣,但是每当对方表示自己正在进行“婚活”时,他就因为感到巨大压力而却步。

  推动“婚活”的力量还来自地方政府和社区。由于日本已经迈入少子高龄化社会,劳动人口正在逐年减少。因此,鼓励结婚、鼓励生儿育女成为日本政府和地方团体所关注的问题。

  近来,东京的品川区推出了“婚活”讲座,传授一些与人相处的基本礼仪和交谈方式等。在奈良县、岐阜县等地也开设了类似的讲座。在鹿儿岛县,还有专门介绍适龄对象的志愿者团队,通俗一点说就是从事志愿服务的媒婆。

  链接 / LINK

  “婚活族”以女性居多

  日本的"婚活族"以女性居多,而且随着她们年龄的增长,经营结婚成为生活重心之一。日本经济青年协会6月29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新入会的3000余名员工中,有三成认为自己不“婚活”就没法结婚。而东京大学对20岁-40岁的未婚男女进行的调查也显示,近四成的被调查者在去年1年中进行过“婚活”。

  那么,“婚活”的效果到底如何?调查显示,“婚活”1年之后就成功找到交往对象的女性为21.2%,比没有参加“婚活”而交往成功的女性13.1%高出近一倍。而对于男性而言,两者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

  进行这项调查的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大岛真夫指出,“婚活”对于男性而言,年龄越大,对从事的职业和出身等硬件条件的依赖度越高。而这一点在女性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也就是说,男性择偶更多是靠自身的经济、社会地位等条件。(黄恂恂)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