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变形金刚2》19天吸金4亿 破中国内地票房纪录

2009年07月14日11:2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两天,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新闻里,“《变形金刚2》击沉《泰坦尼克号》”是一条热门的大新闻。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内地创下3.6亿元的票房,如今,和《泰坦尼克号》同样来自好莱坞的《变形金刚2》用19天突破4亿元票房,从数字看,当然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消息。


  只是数字背后,还有一个11年。11年里,沧桑巨变,有了这个11年,4亿元破票房纪录就不是百米赛跑破纪录那么简单。

  让我们来看看,11年里,关于电影票房,关于电影市场,发生了什么?

  说数字,且慢欢呼

  11年前的3月27日深夜,时为上海顶尖影院的“大光明”人头攒动,《泰坦尼克号》在北美上映1月后,携4项金球奖、11项奥斯卡奖、北美票房冠军的威风,登陆中国内地市场。当晚“大光明”1554张首映票提前两天售罄,票价30元。与此同时,同样的盛况在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也在上演,饥渴已久的中国电影市场在这一刻骤然发烧,全线飘红。

  《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了将近70天,最后票房统计达到3.6亿元。若以当时上海的平均票价25元计算,这个数字,意味着观众人次约1440万,全国每块银幕平均产出约360万元票房。在当年的统计数据中,《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占了全年总票房的25%。

  如今,《变形金刚2》19天票房收入突破4亿元,乐观预计,到下档时可达5亿元。不同的是,全国银幕数比11年前翻了四番,票价更是涨了,在上海平均为40元。即便按5亿元票房计算,观众人次1250万,平均每块银幕产出12.5万元。

  两相比照,《变形金刚2》打破《泰坦尼克号》的票房纪录,哪怕用了11年的时间,也没有值得欢呼的理由。

  说市场,值得欢呼

  11年前,《泰坦尼克号》全球的票房收入将近19亿美元,中国内地的3.6亿元票房,只占其中的约2.5%。11年后,《变形金刚2》全球票房6亿美元,中国票房约占其中的10%,超过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市场大户,成为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市场。

  11年里迅速地扩容,中国电影市场终于初步具备了与其庞大的人口相应的规模。可以说,正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天时地利人和,为《变形金刚2》创造票房新纪录,积蓄了空间,创造了机遇。就此而言,《变形金刚2》的新纪录,值得欢呼。

  北京新影联院线负责人、资深电影发行人高军在分析数据时难掩兴奋:“它证明了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可以承载票房4亿到5亿元的大片,这对所有电影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高军甚至还称,受到《变形金刚2》的刺激,在未来一两年时间内,中国有望出现单部票房超过5亿元的影片:“也许就在今年年底,而且会是部国产影片,这将是一个质的飞跃。”

  《泰坦尼克号》上映时,中国电影行业正在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之中。市场上,进口分账大片的引进才4年,尽管在放映时间上远远脱节于全球市场,屡屡让盗版抢得先机,但依然供不应求;国产片制作与市场尚未接轨,供大于求。今天,不仅分账大片基本做到了与全球同步上映,且数量翻倍,而且国产电影也正在努力向市场接轨,出现了一批票房过亿元的影片。

  放映这头,当年全国银幕仅1000来块,沪上影院设施在国内虽说首屈一指,但大部分影院在放映像《泰坦尼克号》这种制作技术一流的影片时,还是难以还原影片的影音效果。可以说,正是《泰坦尼克号》的上映,刺激了全国影院放映技术的飞升。如今,全国银幕数早已突破4000块,各大城市一流、豪华的影院设施已比比皆是。

  观众这头,当初《泰坦尼克号》巨轮“驶过”之后,带来的是“票房黑洞”:前有《地火危城》折戟,后有《十万火急》翻船,观众持币待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泰坦尼克号》上映期间,大量观众涌入影院,许多人透支消费超前消费,尽管《泰坦尼克号》片的巨额票房收入一时撑大了市场,但由于其所占份额过大,导致其它影片市场份额萎缩,当年全年票房欠收。而如今,《变形金刚2》虽然火爆,但没有一个影院经理担心过热,因为时至今日,《变形金刚2》的新纪录只是水到渠成,市场已经做大,只要片子好,票房过亿元就不是梦。

  再扩容,潜力巨大

  眼下,《变形金刚2》的放映已近尾声,紧随其后的《哈利·波特6》又是一个市场炸弹。虽然这些票房巨无霸不是国产片,多少让人在欢欣之余感觉还不够爽,但既然市场空间已经做大,国产片水涨船高,相信也只是时间问题。

  分析《泰坦尼克号》与《变形金刚2》的数据尤其是观众人次,不难发现,市场再扩容潜力巨大。

  上海联和院线副总吴鹤沪认为,再扩容将来自影院建设和符合市场规律的自然降价。他分析,目前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影院建设已初步到位,但二、三线城市依然有巨大的市场空白,不少人口在30万到50万的城市,影院还是稀缺;另一方面,在大城市,当影院达到一定数量,当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影片符合市场需求,供需关系发生良性变化,票价就会自然降低。“想一想,中国有那么庞大的人口,如果每人每年多进一次影院,那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陈晓黎)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杨建)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