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国经济复苏潜伏四大隐患 恐拖累刺激经济计划

2009年07月15日01:2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北京商报

  四大隐患潜伏中国经济复苏之路

  二季度经济数据本周出炉,“复苏”及“拐点”的争论渐入高潮。

无论GDP是7.4%还是8%都足以支撑经济回升向好之说,但潜伏在漂亮数据背后的隐患却可能影响到增长的持续性,进而拖累整个刺激经济计划的效果。

  隐患1 政府投资难再持续

  政策面的投资功力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二季度数据可见。那么二季度之后将由谁来接替“投资”继续拉动经济增长?

  今年以来,国家针对性地出台投资刺激计划,以拉动地方政府投资进而带动民间资本,形成4万亿元投资规模,扩大国内需求。目前,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投资带动经济的持续性和带动民间资本的后续效果,宋泓表示担忧。

  国家投资计划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张在第一、第二季度确实见到效果。在宋泓看来,投资仅是拉动经济运转的其中一个轮子,“它的不确定性有很多”。我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左右,一旦用到尽头,民间资本又没能进一步跟进,实体经济依然不能得到改善。同时,信贷资金扩张、利率下调,经济泡沫将愈加吹大。

  “投资拉动经济效果明显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可持续性。”谭雅玲向本报记者强调。

  因为投资所导致的经济数据乐观,进而使市场信心提升带有很多不确定性。一旦投资遭遇不可持续的阻碍,信心会马上跌落。谭雅玲强调,信心落下来以后要再想调动上去将非常困难。首先,政策面的投资功力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其次,信心来源于规模效应,而非结构和效率。

  袁钢明认为,即便剩下两个季度政府投资能够跟进,投资流入的大项目资本产出率也很低,资金流动性也很难进入民营生产部门,多沉淀为大企业存款。

  隐患2 民企拿不住接力棒

  前无订单、后缺资金,民营企业:这个接力棒太沉了。

  带动民间资本是政府一系列投资计划中的最后一环,被官方发言人和经济学家称为最关键的一步。这一环能否被撬动,决定着中国经济能否进入健康运行轨道。

  对于前无订单、后缺资金的民营企业来说,这个接力棒显得太沉了。

  一般来讲,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增长,意味着企业有增值和盈利。当6月份财政数字出炉时,大家似乎看到了曙光。

  6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867.47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19.6%。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486.84亿元,同比增长15.9%;地方本级收入3380.63亿元,同比增长23.5%。财政部分析称,“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对此数据,财经评论员李宁却指出,尽管此轮增长接近两成,依然很难判断为经济已全面复苏。原因在于,此次财政增收与企业经营行为关联度不高,烟草及石油消费税的政策性增收和非税收贡献较大。此外,对企业以往欠税的补缴措施虽令税收增加,但也加大了企业负担。

  宋泓强调,在支持恢复企业经营方面,政策面仍有许多弹性空间可以发挥。

  谭雅玲认为,目前最受关注的中小企业仍然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甚至“死的更多”。信贷投放仅是简单的重复建设,这个过程中又没能很好地解决大企业与民间资本之间的结构扭曲问题,未来经济必将经历波折。

  就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张连城对本报记者表示,只要私营部门得到的投资不能增长,中国经济的持久性复苏就不能真正实现。

  目前民营企业吸纳了全国90%的就业,仅从银行得到15%的贷款资金。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在今年4月份时强调,“银行爱大企业是对的,但更要爱中小企业”。呼吁之词说出来容易,真正让银行系统照单全收则需下大功夫。

  隐患3 股市楼市泡沫渐大

  房价上升,成交萎缩,这无疑埋下一个隐患。

  尽管中国股市站上3000点后经历了短期波动,但仍有分析乐观地判断,假如A股回调击穿3000点,将被怀疑是诱空可大胆买入以期后浪推前浪。

  股市如此,楼市亦如此。某房地产大鳄日前做客央视财经频道时形容:土豆成黄金,粉丝卖出鱼翅价。言辞虽有夸张,但泡沫之大可见一斑。张连城表示,股市通常领先于经济周期或实体经济3-6个月开始增长,从此意义上看,股市启动属合理。“但问题在于,目前启动的幅度太大了,且由信贷资金投放导致。这就跳出了正常范围。”此时,如果实体经济的利润增长不能跟进较快增长,股市的泡沫将越来越大。

  再看楼市,张连城认为,按一般经济周期的运动规律,在经济萧条,接近触底阶段,房市价格应该出现大的回落才对。但目前,楼市是各级地方政府力保之物。房地产历来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源,如果房价大幅下跌,财政收入将捉襟见肘。因此,到目前为止,房市价格在政府托举下没能跌到其应有位置,超出了民众的实际购买能力。

  房价上升,成交萎缩,这无疑埋下一个隐患。大量资金流入楼市,而很多房子卖不出去。厂商本该降价销售,有的甚至该倒闭破产,可一遇资金支持,全部选择硬撑。能持续多久令人怀疑。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则告诉本报记者,尚不掌握上半年7亿多元信贷资金流入房市和股市的数据,但业界对泡沫的担忧确已有共识。

  此外,巴曙松提出吹大泡沫的另外一方,国际资本炒作。在他看来,这是更应警惕之事。他在7月初召开的工商企业论坛上曾警示,我国5月份外汇占款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突破2000亿元,这是一个值得警觉的信号。全球金融危机衰势未见扭转,此时正是资产成本的低点,以更便宜的利率获得的国际资本正在向中国涌来。

  隐患4 通胀危机正在潜伏

  我国货币政策早已超过“适度”范围。

  信贷资金打破“适度”进行投放,但因CPI数据连续4个月下降,通胀的危险性被掩盖。

  北大教授周其仁曾撰文强调,法定货币供应是经济中最锋利的利器。在他眼中,当前的货币投放增长已属非常宽松。宋泓也同样表示,我国货币政策早已超过“适度”的范围,通胀压力已在潜伏。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贷款达7.36万亿元,超过了历史上信贷投放最多年份的全年投放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室专家吴庆针日前专门撰写长文提出警示。他表示,此轮通胀将不以消费端的价格上涨为特征。因此在以CPI上涨为红灯的十字路口,很难望见潜伏的危险。

  他解释称,此轮通胀将是成本推动型,流动性过剩首先导致资产和资源类商品的价格上涨。过剩的流动性如果不传导至消费价格,则将流向资产市场和资源类商品市场。

  他建议,如果要维持物价稳定的目标,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在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时就开始调整。等到消费端的价格开始上涨时,一轮完整的通胀已经完成,通胀螺旋很可能已形成,不仅调整的难度加大,稳定物价也不可能了。

  不过,并非所有专家都对此表示悲观。其中巴曙松就认为,由于近几个月农产品价格还处于下滑周期,因此真正担心的通货膨胀,可能是明年年中或者是下半年的事情。

  谭雅玲则对通缩之说报以更多关注:“现在很难说通胀或通缩,因为没有指标的支持,只能说出现负增长,但究竟怎样的区间是通缩恐怕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我认为通胀没有到来,因为其尚未达到预警指标。”

[1] [2] [下一页]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