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暴雨洪灾不会改变复苏预期 热点地区未受波及

2009年07月15日01:3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暴雨洪灾不会改变经济复苏预期

  最近南方持续性降水造成的暴雨洪涝灾害并不是气候异常现象,但对局部地区影响较大

  ■本报记者 李成刚 实习生 薛莲

  自6月底以来,发生在南方地区的暴雨洪涝灾害,以及今年春天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这些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令人关注,灾害频发原因何在?它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对于这些频发的自然灾害,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副所长陈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最近南方持续性降水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并不是气候异常现象。

因为不同的年份,环流系统的演变特点是不太一样的。今年因为北方冷空气南压的强度跟往年不太一样而使南方出现了持续性的降水。”

  此前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在中国气象局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气候平均值是在很长时间里平均的状态,完全达到平均值的情况非常少见,但并不是所有的偏离平均值都是气候异常。只有当偏离平均值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叫气候异常。

  对其影响,陈星认为,虽然这次南方暴雨洪涝灾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较大,但对全国来说只是一定程度的连带影响,并不会改变我国宏观经济复苏的预期。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小映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南方的洪涝灾害不会对全国物价带来很明显的影响,但对灾区将带来一定程度的物价上行压力。”

  暴雨成因

  “我国南方自6月底以来出现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是由来自低纬度的赤道副热带北移系统与北方的冷空气对峙形成的。”陈星说。

  据悉,自今年以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热带气旋共有4个,其中有2个登陆我国,登陆比例比常年偏高,今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的时间较往年偏晚了约十天。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7月7日,全国累计有2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3555千公顷,受灾人口4880万人,因灾死亡144人、失踪26人,倒塌房屋17.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267.6亿元。

  这次南方出现的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使广西、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12个省市区遭遇了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据民政部门初步统计,截至7月5日16时,受灾省市区的受灾人口达3937.2万人,因灾死亡75人,失踪13人,紧急转移安置93.8万人,倒塌房屋10.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0.2亿元。

  灾情推动灾区物价上涨

  “灾区面临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是难以避免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洪涝灾害对季节性农作物的损伤较大,尤其是蔬菜类作物首当其冲,加上运输不畅等因素导致生活物资供应失衡,将会出现价格波动情况。”

  据悉,在此次洪涝灾害中,粮油类的大宗农作物受损相对较小,水果由于种植在排水性好的丘陵地带而受损不大,季节性和蔬菜类作物生产受到的影响最大。

  陈星认为,这次涝灾给灾区经济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农村的庄稼作物被淹、一些季节性作物错过了最佳种植期、居民的房屋被淹、城市交通中断或堵塞、能源供应系统线路中断等,这些都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除了对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的影响,王小映还表示,暴雨洪灾还将使灾区的物价产生一定程度的上扬。由于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天生较弱,暴雨导致南方受灾地区蔬菜、粮食等农作物受损严重,加之交通设施损害带来的运输成本的增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灾区的物价。“但随着灾情的缓解、政府的有力救援和政策调控,物价上涨只是暂时的,而且涨幅不会过大,不会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和波动。”王小映说。

  灾情不会改变经济复苏预期

  暴雨洪灾会不会对刚刚展露复苏迹象的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对此,刘云中表示,“此次洪涝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沿江等区域,而本轮经济增长的主要热点地区并没有受到自然灾害的波及,所以中国经济恢复并无大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也认为,目前来判断洪涝灾害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还为时过早,因为这次灾情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降雨期的持续时间和降水强度还不能完全有效地把握。如果雨季没有进一步持续,降水强度没有扩大的话,灾情是可以进行有效控制的,而且可以预见这次灾情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应该是比较有限的。

  “灾情无疑会给灾区的地方经济带来影响,但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复苏的预期,也不会给我国经济复苏带来实质性的影响。”王小映表示。

  为应对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洪涝灾害,陈星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来尽量减少灾害给人民带来的损失:一是加强基础研究。总的来看,我国对旱涝灾害的形成机理认识不够,这表现在我国不能比较迅速并准确地预测主要雨带出现的地点和时间;二是加强气象系统的建设,完善气象监测技术手段的配置,因为一些强天气过程是需要实时监测的,单单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卫星、雷达等监测技术手段的建设,才可能尽快提供灾害预警,让大家提前做好应对灾害性天气的物质和心理准备;三是加强对洪涝灾害的认识和防患意识。在应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前考虑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在每一步的发展中,都应该把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考虑进去,合理科学地规划城市布局以及相关的排水基础设施建设。

(责任编辑:郭扬)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