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金额达82.67亿美元“前所未有” 反补贴调查和知识产权调查剧增
据新华社广州7月14日专电 来自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产业和企业已经遭遇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起各类“贸易救济调查”举措,涉及金额达到82.67亿美元。
在14日于广州召开的“广东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研讨会”上,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刘丹阳说,“今年中国外贸遭遇的贸易摩擦数量之多、涉案金额之大,均称得上是前所未有。”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国遭受的贸易救济调查涵盖了反倾销、反补贴“两反”和保护措施、特保措施“两保”全部四种形式。其中,美国发起的油井管案,涉案金额达到32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我国遭受的案值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
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总结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反补贴调查和知识产权调查急剧增加”。
他说:“反补贴调查几乎到了平均每个月一起,337调查则危害性特别突出。”
以知识产权诉讼为核心的337调查,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地区和跨国公司阻碍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大棒”。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所长王三永说,他所在的研究所和生产企业遭遇的“三氯蔗糖诉讼案”就是这样一起典型案例——占据国际市场95%份额的欧美跨国公司试图以知识产权为借口,通过337调查迫使中国企业彻底退出美国市场。
然而,在赢得诉讼的同时,广东食品工业研究所支付的各种诉讼费用累计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远远超过了预期值,全年盈利大幅缩减,一度给企业的经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刘丹阳介绍说,截至6月底,我国企业共遭遇30起反补贴调查,“几乎是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同时就会提起反补贴调查,以往是美国、欧洲提,现在澳大利亚、南非、印度都在提,有的甚至照抄他国的调查方案和数据,形势十分严峻”。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8年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73起、反补贴调查10起,分别占全球案件总数的35%和71%——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遭遇的各类贸易救济调查则达到60起,涉案金额82.67亿美元,同2008年全年涉案金额62亿美元相比,增幅明显。
刘丹阳分析说,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手段的运用上,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新动向、新趋势:如一些国家大幅提高了进口关税,还对中国及其他国家部分产品实施最低限价;一些国家则以食品安全、气候和减排问题为借口,主张实施包括碳关税在内的新的贸易技术壁垒等,“这些都要引起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高度关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