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七月十五日电 题:重拾旧物 细品“胶”情
中新社记者 陈伊敏
说起“塑胶”,有人会想起香港首富李嘉诚靠“塑胶花”赚得到第一桶金,有人不会忘记香港缺水时期,家家户户挽着“红A”牌塑胶水桶的经典场面。
香港人与塑料制品实在是“胶”情不浅。塑料制品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走进港人生活,与港人一起经历半个世纪的生活变迁。走进湾仔民间生活馆,正举行的“香港胶质生活”展览,回顾五、六十年代港人常用的胶制品——当时在世界畅销的胶叉、胶水壶、牙刷、胶椅等。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看这些“一代胶品”时,除了自己细细回味,更让新一代多了解老香港的生活。
“Daddy小时候试过一个胶杯三个人用,兄弟五个人睡一张木板床。”成长于匮乏的六十年代,一位先生感慨地对孙子说。
香港淡水资源缺乏,历史上多次发生水荒。据一些港人回忆,一九六三年香港出现严重的水荒,政府实施限制用水,每四天供水一次,每次四小时。每次缺水,洗澡、洗衣等皆成问题,居民苦不堪言。一家人提着水桶,于街上轮流排队取水成民生一景。高层住户往往被楼下住户截水,“楼下关水喉”的呼声不绝于耳。
当时,“红A”牌大行其道,大量生产水桶、大盆、小盆等储水器,差不多在那一年占尽市场,成为家传户晓的品牌。据说,“红A”还大力宣传,教导市民如何用淋浴花洒,用少量水去洗澡,这是当年特有的生活插曲。
除了“红A”以外,“穿胶花”亦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长春社文化古迹资源中心近日亦举办“香港制造制造传奇”展览。除了介绍香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山寨厂”,到八十年代本土轻工业蓬勃发展的历史外,更展出塑料士兵玩具、昔日制衣工厂常用“钉钮机”,呈现八十年代办公室及工厂的环境。市民还可亲手试试“穿胶花”,体验以往基层家庭靠穿塑料花维持生计的生活。
香港工业在五十年代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由“山寨厂”串胶花做起,逐渐建立起塑料玩具和日用品的出口王国。除了创造了香港的传奇,也塑造了香港普罗大众的生活风情。
随着塑料花成为了欧美家庭的时尚装饰品,当时的香港亦瞬即成为全球的塑料花供应中心。五、六十年代,南下移民蜂拥而至,潮汇入了劳动密集型转加工制造业的潮流。接山寨厂外判的“家庭手工业”盛行一时。大街小巷,门前屋后,全家大小“穿胶花”帮补家计的身影随处可见。当年塑料花“怒放”的光阴,成了香港独有的时代风景。
当塑料花潮流稍歇,香港厂家转向生产塑料玩具公仔,逐渐奠下香港玩具业在七十年代发展的基础。到八十年代初,香港工厂逐渐北移,本土工业亦进入升级转型时代。
时至今日,香港人仍不忘“胶”情,今年夏天,随处可见的“新一代胶鞋”已成为男女老少夏季的时尚新宠。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