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夫妇坐在旁听席上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清华发表演讲。本报记者范继文摄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昨天上午在清华大学发表主题为《应对能源与气候变化的挑战:两个国家的故事》的演讲。80分钟,朱棣文几乎一气呵成。他的讲座和科学家的特质相像,严谨、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父母均是清华人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部长、华裔,朱棣文的三重身份吸引了大批清华学子,诺奖得主杨振宁和夫人也到场旁听捧场,能容纳三百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过道都站满了慕名前来的同学。
11点,朱棣文准时现身,尽管天气炎热,他仍然正装穿扮,白色衬衫、深色西装、深色领带。
朱棣文和清华渊源颇深,他的父母均毕业于清华大学。演讲一开始,朱棣文提起了这段往事,“我的父母早年是在清华毕业的,今天我能在这里演讲,感到骄傲和自豪。”简练地说完后,他便进入了演讲的正题。
建议中美加强合作 能源危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建筑节能设计、能源作物的种植,这位科学家部长的演讲带着浓浓的科学气息。演讲中,朱棣文的表情并不多,所展示的幻灯片大都是数据图表,科学家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特性展露无遗。他的演讲还提到了不少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新观点,例如他提到把屋顶都漆成白色,可以有效地反射太阳辐射热量,降低温室效应。
他建议中美在节能减排上加强技术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最后,朱棣文引用了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一句名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我们现在面对着这样的事实——明天就是今天。当今形势异常紧迫,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反复上演着这样一个悲剧,这就是太迟了。”
中文不好全程英文 虽然祖籍江苏太仓,父母毕业清华,但是朱棣文的中文并不好,他在学术场合和官方场合都用英文演讲。昨天也不例外,80分钟演讲,全程英文。最后,因为时间缘故,答问时间取消,让不少准备提问的同学十分失望。清华大学建筑系大三学生小毛说,朱的演讲感觉有点更像科学讲座,引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论据观点都十分严谨,逻辑清晰,而趣味性相对差一些。
朱棣文与另一位华裔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前天下午5点同机抵达北京,开始他们为期三天的访华之旅。两位华裔部长联袂访华,在中美关系史上尚属首次。(记者柳志卿)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