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记者吴晶晶 胡浩) 记者从中科院等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天文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是在暗物质和宇宙大尺度结构领域成果累累。
据介绍,在天文学观测研究方面,我国天文学家在宇宙物质分布、暗物质粒子性质、星系形成与演化的数值模拟、银河系磁场的测量、银河系化学演化以及太阳活动机理研究等前沿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作。
特别是我国天文学家在暗物质和宇宙大尺度结构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工作。如2008年发现宇宙电子谱在高能段超过理论预计,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一次发现暗物质粒子湮灭的证据;利用数值模拟和观测统计方法揭示星系和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特性,描述暗物质晕的物质分布和演化规律;利用引力透镜效应并结合高能X射线等观测资料研究暗物质在宇宙中的分布,揭示了宇宙中最大的引力束缚体星系团内部的物质层次和结构。
在天文重大观测装置建设和技术发展方面,以太阳磁场望远镜、216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以及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为代表的天文望远镜,彻底改变了我国无能力研制大中型现代天文望远镜的历史。尤其是集多项技术创新的LAMOST的建成,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了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建造技术的国家之一。这些天文观测装置将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以及暗能量暗物质前沿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此外,我国天文学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空天安全。通讯卫星导航系统概念创新和工程的阶段性实施以及应用领域的开拓奠定了天文科技在国家导航重大专项中的地位;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以及运行任务的顺利完成,实时VLBI技术研发并成功应用于探月卫星测定轨系统,以及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以及系统建设等成就,体现了天文学在国家重大工程和应用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