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二说“大观园”(图)

2009年07月17日07:4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周汝昌

  要讲大观园话题很多,今日再叙说几点。

  先说大观园的“观”应该怎样读?严格讲究起来,“观”作动词时读平声(第一声),作名词时应该读去声(第四声)。前文已讲元春的诗“芳园应锡大观名”,这儿分明是读作平声的,然而,顾随先生为拙著《红楼梦新证》题《木兰花慢》词时,则把“观”字用作仄声(即去声),这是各有所宜,不必在此纷争谁是谁非。这里引个有趣的例子,宋代两位著名大词家:秦观,字少游;陆游,字物观;这两例本来都应读去声如“贯”,可是,我所遇到的知识界之人大多没有读对的,更不要说今天。
就在陆游当时他自己就说过:我的表字叫物观(读贯),怎么都读成物“官”了?你看有趣无趣。由此看来,你今天若读成什么“大贯园”,那就会引起人们之惊讶,甚至大笑了。

  然后,元春之命让园中姊妹们都要题诗歌咏,因此几个姊妹各展其才。说到这里,我想人们都会先举宝钗、黛玉的诗,这原不错,但是人们却总是把李纨给忽略轻视了,殊不知李纨那首七言律确有佳句和值得一提的要点。她的诗开头两句(首联)就十分精彩,而其重要性也过于钗、黛的那些文辞。首句“秀水明山抱复回”,只这一句就把大观园原型的实际地理形势说得明明白白了——这是哪里?容我后文再叙。次句“风流文采胜蓬莱”,这七个字先用了曹氏文化传统的重要典故:“风流文采”这四个字出于诗圣杜少陵的《丹青引》,《丹青引》是写给大画家曹霸的,曹霸是曹操的后代,所以杜诗开头就说:“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到了曹雪芹这儿,他的好友敦诚就接着杜诗而写出了“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可知杜少陵为了赞扬曹家的世代书香,才情过人,创造出“文采风流”四个大字,可谓光芒万丈。综上可知,自从《丹青引》以后,“文采风流”四字就成为曹家专用的一个最为美好的专用词了。不想在李纨的笔下却出人意外地把它运用而显耀出来,只这一点就可见素来不喜表现的这位大嫂子文才绝不逊于钗、黛诸位姐妹;更出人意料的是,她在这四字之下忽然又接上了一个“胜蓬莱”,“蓬莱”者何?那是海上“三神山”的仙岛之一。由此又可晓悟:大观园原址地方的形势原来是一座被水圈围住的小岛,这才又与开头的“秀水明山抱复回”完全呼应吻合(不妨再联系到黛玉的诗“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那个仙境又暗地里与蓬莱之岛遥相呼应)。

  解开上面两句之意,已足见李纨的才思非比寻常了,可是下面的一副颈联写得也很精彩,上句说“绿裁歌扇迷芳草”,下联是“红衬湘裙舞落梅”。她开篇之后立刻点明这座仙岛的特色完全分别在红绿二色之上,所以上句写绿,绿以草色为比;下句写红,以梅花为喻。当然,那所谓“湘裙”者也暗含了红裙之意。尤其重要者,姊妹们所题之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忘了点明上元佳节这一时令,而唯独李纨却补足了这个缺陷。此话怎讲?原来,古代过上元佳节之时,男男女女倾城游观,而特定的风俗是唯独此夜不用浓妆艳抹,一律缟素衣裳;同时,口中都唱着《落梅花》的曲调。你看,李纨只用了一个“舞落梅”,便巧妙地把元妃归省的大好节日毫不含糊地表现出来了。这种文心句意说是超过了钗、黛,并非过于夸奖了吧?

  省亲别墅的建造,书中表明是前所未有的“旷典”。所以周贵人、吴贵人两家都到城外去采买地方建筑。唯独荣国府是就着两府原有花园连接改建,所以实际上仍然是一座府园。故此,虽名“大观”实际并不真大,大者谓诸景之备,而非指地面之广阔也。所以,脂砚斋也有明文指出,园子面积并不甚大,它在府的西北角,是府址西北上多出来的一块地方,只是盖造的曲折精巧,诸钗方得往来行走;若真是两处轩馆之间相距都很遥远,那就把诸钗都累坏了。换句话说,这个“大观”之大是指气象、形势与寻常不同。比如,它不是一个小摆设、小盆景、小跨院……那就没有什么看头、说头了。这座大观园的主干,是有大主山起伏于其高低远近之间,这是静态;其命脉盘曲则是一条沁芳之溪,由西北引泉而入,盘绕曲折分为两道水,中间有池有塘,然后复归为一条由东南角流出园外。入园出园之口各有一座桥闸,按书中所写都叫作沁芳闸,如不细审很易混为一处。如宝玉、黛玉同在桃花树下偷读《西厢记》的那儿,是临近溪水出园的那座沁芳闸,地点是在东南方。他们很少到西北面那个入园的沁芳闸去。黛玉的葬花之冢离出口的沁芳闸并不甚远,因为已是园子的边角一带,大树大石之类居多,而并非诸钗居住之地,人踪稀少,格外僻静。

  园中诸景当然首先要推所谓的“四大处”,即: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怡红院,这都不待多作介绍了。但有几处应该补说几句,一是藕香榭,二是暖香坞,三是花溆,此三景,地方都很是重要,其中藕香榭可称之为全园水景之中心点,与中心景观大观楼相互对应。暖香坞与《大观园图》(惜春画图)紧紧相连,它的来龙去脉容待另文解说。至于花溆,那是一处十分奇特的境界,非一般园林中所常见。在雪芹笔下,这处地方的光景令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异常深刻,贾母老太太带领诸人游园时正是由这儿弃舟登岸,这才走到蘅芜苑即宝姑娘所居是矣。在我的想象中,好像是这么一个布局:宝玉从自己的怡红院出来之后,向东走,度过了沁芳桥方到潇湘馆,而若往北行,那就要度过花溆方到蘅芜苑。沁芳桥是一座三孔大拱桥,上有桥亭;而花溆并不称之为桥,实际上却是一座在深水之上搭的一座平桥,可以行舟。这里似乎也有一种对应平衡的意象存在。藕香榭似乎先为惜春所居,后来她搬入暖香坞去了,这座水榭就成为一处临时聚会之所,而不再是经常住宿的地方了。对这处景观的意义容我另文再作解说,因为那要讲的事情就更多更新鲜了。

  诗曰:几处幽闺傍画楼,

  翠烟桥望紫菱洲。

  芙蓉影破归舟晚,

  红藕香残玉簟秋。

  己丑四月廿四日

  周汝昌先生的系列文章“《红楼梦》关键词”到本期暂告一段落。从下期开始,本专栏将连续刊发周凡恺的系列文章“己丑理书记”。——编者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