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国家信贷政策收紧在即 基层信贷员突击增量贷款

2009年07月18日07:4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基层信贷员踌躇“十字路口”

  见习记者 萧遥 广州报道

  退而结网,还是继续前进

  上半年办理了7.4万亿元天量贷款后,此刻,基层信贷员正站在另一个十字路口。

  作为连结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一线人员,他们不仅成为了对信贷政策反应最快的触角,同时,也是宽松货币政策下最焦躁的人群。

在业绩与政策双重重压下,种种变通手法随之而出。

  红灯前“小突击”

  7月16日,下午3时,在珠江新城的办公室里,薛铭(化名)又看了一下表,焦急不已。

  薛供职于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一家支行。此时,他所约的客户已迟到了半个多小时——这是一个能带来过亿元贷款的客户,为筹划这家国有大型集团的授信额度,薛已经准备了两个月。

  6月,“有保有压”和“取消时点考核”等政策出台后,薛和其他的信贷人员一样,工作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加班依旧。按照另一家四大国有银行南方某支行信贷员王品(化名)的说法,“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晚上10点回家。日日轮回,白天见客户跑事务,下了班做案头工作。”

  银行是持续经营的实体,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客户、增长点和业务。基层信贷员并不会因为政策的改变,而放弃对资源的争夺。

  实际上,薛和王都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在收到总行即将强制执行的“红灯”信号之前,做一次不小的“突击”。

  所谓“突击”,是当听到总行计划压缩某个行业贷款规模的风声时,如果手头上抓的客户经营情况和效益很好,又有资金需求,就赶在政策转变前做一笔增量贷款。“到上面真正出政策或者指引时,纳入考核的是存量贷款,我们只要赶在这之前,就不算是错误。”薛铭说。

  记者走访的多位四大国有银行的广东省的支行信贷员,也做类似的表述。

  “取消时点考核”这一政策的出台,的确会抑制为做优业绩而出现的月末冲高现象,但在采访中,多位信贷员都强调,取消时点并不能抑制他们的放款冲动。

  “这只需要做一个小小的改变,就是把原来在30日放款的项目提到了20日放。”一位国有大型银行广东省某支行信贷员称。王品所在的银行虽然对贷款规模进行了控制,强行关闭了信贷系统的一些功能,然而,在他看来,这只是“提前放”和“往后推”的转变。

  有保难压

  二季度,国内人民币贷款增加2.79万亿元,其中50%以上在6月份完成。

  监管层“有保有压”的要求无疑是一种警示。虽然薛铭认为,反映到基层可能存在时滞,但他预感到,下半年的贷款审查会更加谨慎。

  为避免客户受到“有保有压”的影响,薛铭让下半年需要资金的客户能提前提款的都尽量提前。另一方面,他又在顾虑,压缩了一家企业的贷款,会不会对它造成经营上的影响。

  在信贷员的眼中,客户至关紧要。对一个客户压缩贷款,进而造成其资金链断裂,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实在要压缩的话,“大部分的情况我们只是选择不再新增。”薛铭说。

  他手上就有着一家国有大型钢铁公司授信客户。这家企业在曾经被“压”的阶段,仍源源不断地从银行获得了资金。

  该公司早在1996年已成为他所在的支行的客户。当时,政府要求银行给予授信支持。但几年下来,其造成了该行接近30亿元的不良资产。2000年以后的几年里,该行一直在减少授信占比。

  薛还清晰地记得,2005年他开始接触这个客户,当时其不良资产已压降到10亿元以下谷底,“那时候,钢铁行业属于国家限制授信类的行业,每年几乎都在尽量的压缩对这个企业的贷款”。

  为了不让该企业资金链断裂,薛采取了银行信贷员熟知的一种变通做法。一方面,以该企业的新项目或关联公司的名义新增贷款,最终部分资金隐秘地流入了客户本身;另一方面,在不良贷款项目上进行压减。

  变通“垒大户”

  在此轮由各级政府带动的投资大潮中,“垒大户”有增无减。由于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中小企业贷款,多数银行无论从资源还是系统,都围绕20%的大客户做文章。

  按一位四大国有银行二级支行的行长的说法,这些客户中不仅有国有大型企业,还有地方政府的城投公司。其所在银行上半年50%左右的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也是这些大客户的子公司或关联公司。

  虽然银监会已数次强调“重视对信贷投向和集中度风险的有效管理”,但各家银行似乎自有灵活处理的方法。以薛铭和王品为例,他们手上虽然都有几个这样的大客户,但实际往往是高层营销。

  “这些大户的新增贷款成为拉动上半年贷款增量的主力军。”前述支行长感叹到,最让他担忧的是,部分资金去向不明。

  不过,这并不是信贷员最关注的问题。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基层信贷员只考虑两个问题——“要不要放这笔款”和“这笔款是否能收回”。

  理论上,银行只能控制企业第一次使用的资金,当信贷资金进入了企业周转体系后,就无法界定哪一笔是哪一家银行的信贷资金。资金运转过程中,信贷资金很可能转成现金、原材料、产品、水电费、工人工资等,产成品销售之后重新变成一种回流资金。

  薛铭说,如果一个信贷员的工作足够敏锐和细致,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里观察到资金流进流出的端倪,他常用的做法是与企业员工沟通。

  记者采访的广东地区多名信贷员表示,对于企业将信贷资金挪作他用,特别是用于投资,他们往往是一种默许态度,发现后一般以告诫为主。但如果客户实在有投资欲望、有闲钱,而这种投资又有盈利的机会,信贷员仍会在不违规的情况下放款。

  而有地方政府的强力担保的城投公司,则被信贷员认为“涉及基建项目的部分风险较低”。由于项目运营的收益及地方财政定期的拨付是城投公司还款的主要来源,理论上来说,只要地方政府有稳定税收来源,还款是迟早的问题。

  “预贷款”在上半年并不罕见。上述支行行长透露,一家国有银行的总行批了珠三角一个市的80亿元项目,批复中提出,可用于前期搭桥贷款10亿元,但发改委相关项目融资批准文件中,只是同意该项目建设期内可向银行融资,对搭桥贷款未提。他强调,由于这是一笔无抵押,且在政府批准以外的贷款,对银行来说风险不容忽视。

(责任编辑:郭扬)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