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在巡边过程中与后方进行联络,身后是边境巡逻车和会报警的铁丝网 |
本报记者探访霍尔果斯口岸 九公里防线用上高科技铁丝网
北疆国境线铁丝网自动报警
霍尔果斯,源自蒙古语,意为“牛羊粪成堆的地方”。
30年前,这里是一个仅有50户人家的边境小村,而如今,已发展到现在常、暂住人口1万余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这个我国西部新兴的大型陆路口岸,同时也是我国军事方面“科技控边”的窗口。
高压脉冲报警系统、摄像头实时监控、现代化的哨塔,再配合上战士们传统的站岗、放哨、巡逻……近日,本报记者来到驻守中哈两国9公里边境线的霍尔果斯边防某连队,亲自体验了一下现代化的守边科技。
高科技铁丝网
人畜进入50米内区域 防线自动发警报
由于新疆北部的边境大都位于较为平坦开阔的平原和山地,所以铁丝网是划定两国边界的最主要标识。
然而霍尔果斯口岸边防线的铁丝网,并不是记者想象中那种用粗铁丝简单捆扎而成的。而是具有高压脉冲自动报警系统的高科技铁丝网。
在霍尔果斯口岸的公路通道两侧,记者看到,一排高约2米,淡绿颜色,远看起来像城市中的护栏一样的“铁丝网”在两国边境线上迂回延伸。
连队战士露出自豪的表情告诉记者:别看这些“护栏”看起来普通,事实上,内部安装有感应装置,任何人和牲畜只要进入铁丝网两侧50米内的区域,铁丝网就会自动发出警报。
每年三四十人误入边防区被劝回
如果有人或牲畜接触到铁丝网,高压脉冲产生的电流立刻会把人击回,让人无法再触摸。“电流很小,并不致命,只是起警告作用。”连队战士说,自从2000年以来安装了自动报警铁丝网,霍尔果斯每年能发现并劝阻30—40人次的越界情况,人畜越界数已经连续多年为零。
当记者问及,每年的数十名越界者是否为犯罪分子时,连队战士笑着表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牧民放牧时不小心靠近了边境线,或是到此旅游、做生意的外地客人误走进边防区域,经过战士的劝阻,都主动返回了境内。
大嗓门巡逻车
夜间巡逻 扩音器可传声一公里
霍尔果斯边防营的朱营长曾长期在边境线上工作。他告诉记者:2000年以来,科技控边的实施,不仅让铁丝网“鸟枪换炮”,还为战士的巡逻增添了不少新型设备。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不远处停靠的一辆边境巡逻车,这是2007年军区为霍尔果斯口岸配备的。
记者看到,这种边境巡逻车车长约6米,宽2米左右,车辆总高度为2.3米,底盘高度为80厘米,配上军绿色的车皮颜色,显得非常高大威武。
车顶上有一个瞭望口,战士们可以通过这里观察较高较远处的情况。瞭望口前方分别是探照灯和扩音器。在夜间,探照灯可以照亮车辆前方200—500米的路面,扩音器发出的声音则可以传到一公里以外的地方。
巡逻车的内部构造更为完备。除了可容纳十余名战士乘坐外,还有专门放置武器的区域。驾驶位上配有北斗一号军方GPS定位系统,可随时明确自己的位置。乘坐舱内则配有GPRS及无线电两种通讯方式,供巡逻战士与后方联系。
车内装有空调,冬暖夏凉,还配有可供全车人使用的制氧装置,以确保在高原缺氧情况下战士们的生命安全。
哨所以往刻意藏身如今“高调”亮相
在霍尔果斯口岸,战士们还告诉记者,随着我国军事实力的发展,以往的很多传统守边方法都被替换掉了。
在以往,按照“敌在明,我在暗”的原则,连队一直尽量隐藏我方哨楼的具体位置。
但现在,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一些哨楼都会用大灯照亮自己,目的是通过展示我方哨楼的先进性,来震慑某些边境不法分子。
而这也是连队 “自信”的表现。
文/特派记者孙杨陈茵
北京交通台每天“走边防”报道播出时间:7时15分、19时15分 具体播出时间以实际为准
感谢新疆军区为本次采访提供的帮助和资料
更多内容请点击搜狐专题:
https://news.sohu.com/s2009/60bianjiang/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