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小小的空调孔,成了一只只小鸟的新家。7月21日,记者在大东区大二台子街道林韵春天小区内看到,该小区近40栋居民楼的一千多个空调孔,如今大部分都成了麻雀的家。
空调孔飞来新房客
21日6时许,在林韵春天小区18号楼前,记者看到墙面的几个空调孔内,不时有麻雀探出头来,经过短暂的左顾右盼后,便唧唧喳喳地飞了出来。
据18号楼三单元的董女士介绍,这个小区建于1995年,现在住户近2000户。当时开发商在建居民楼时,几乎为每一户都预留了几个空调孔,但至今只有一少部分住户安装了空调,大部分空调孔都闲置在那里。
如今,这些空调孔几乎都成了麻雀的居所。
董女士为记者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平均每户住宅有三个空调孔,整个小区闲置的空调孔至少有上千个,而每个空调孔里至少住着两只麻雀,小区里的麻雀能有几千只。
临时巢随时被“动迁”
在林韵春天记者看到,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绿化好。整个小区有十几个树种,乔木、灌木近千株。
“树上的虫子就像麻雀的大食堂。”小区里的一位清扫工告诉记者,小区刚建完的头几年,老是闹虫灾。树上的虫子不时地爬到地面上、楼墙上,很是讨厌。社区干部和物业管理人员也时常打药,但毕竟打药有成本,并且还污染环境。而这两年,大批麻雀入驻,树上的虫子已被有效地控制住了。
尽管麻雀入驻小区后给小区的生态环境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对麻雀在空调孔里安家的事儿,仍有一些居民表示担忧。
“你看,有些居民怕鸟叫吵得慌,已把一些空调洞口堵上了,要是洞里有刚孵出的麻雀崽儿,可就出不来了。”在小区广场上,一些晨练的业主指着一处被刚刚封死的空调孔,显得很无奈。一位姓王的先生说,小鸟住在空调孔里有安全隐患,很容易被突然“动迁”。
城中鸟遭遇“住房难”?
“我十多年前住在大东区小二台子,那时住的是有房檐的平房,每到春天就会有燕子到我家的房檐下筑巢。现在这些房子都动迁了,燕子很难再看见了。”8号楼的李大妈说,她特别喜欢鸟,每天早上一出门就能听到鸟叫,心情也特别好。可现在城里可供鸟居住的场所实在太少,其实城市管理部门应该想个办法,让麻雀、燕子等各种小鸟有更多的栖息处。
如何为城中小鸟解决“住房难”问题呢?
市林业部门一位长年从事鸟类保护工作的工作人员说,鸟类数量的多少,是一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沈阳一直很重视打造人居环境,但鸟类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居住环境”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繁茂的大树、带屋檐的古典式建筑,都是极适合鸟类筑巢生息的。在今后的生态城市建设中,我们应该为小鸟留下一席安全而温馨的栖息所。
本报记者孙全/文王林/摄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