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国钢企背水一战整体困顿 产业链正在修复(图)

2009年07月23日01:4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等待修复的产业链:中国钢企海外寻矿路

  作为全球资源市场的后来者,中国钢企的海外寻矿路,注定艰难

  本报记者 王 洁 上海报道

  7月22日,工业与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表示:铁矿石谈判仍在进行中,希望能尽快达成双方都能理解的公平协议。

  本应于6月30日截止的铁矿石谈判至今未果,折射出了中国钢企的整体困顿——在谈判中,中方始终处于背水一战的地位,从来未能像拥有矿山权益的日本钢企那样,“进可攻,退可守”。

  7月5日爆出的力拓“间谍门”,至今未有定论。这一事件固然可以为中方的被动,提供某种说辞,但中国钢铁业“产业链不完整”的症结,并非揪出几个间谍就能解决的。

  所幸,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钢企已在积极修复断裂的产业链。

  7月20日,武钢与澳大利亚CXM公司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南澳埃尔半岛中部和南部铁矿项目。当晚,武钢还完成了对加拿大Consolidated Thompson Iron es(下称“CLM”)的收购交割工作。

  据武钢集团资源部一位负责人介绍,武钢目前持有股权的三家海外矿企——加拿大CLM、澳洲WPG、巴西MMX,每年就可供给武钢的矿石量将达2000万吨,占武钢本部产能所需矿石的30%-40%。

  事实上,不仅是武钢,2003年以后,宝钢、鞍钢、华菱、沙钢等,以及最近的中铝,都是海外矿山权益的积极寻求者。不过,这些全球资源市场的后来者,注定要经历一条比别人更艰难的寻矿路。

  武钢样本

  武钢海外买矿的步伐,在2009年突然加快了。

  6月9日,武钢与加拿大上市公司CLM铁矿公司正式签署股权收购协议: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CLM公司19.9%的股份。这意味着,武钢将成为CLM的最大股东,获Bloom Lake项目25%的股权及50%的产品。

  这是武钢首次收购国外铁矿石股权,并同时在项目合作上取得重大突破。

  3天后的6月12日,武钢又与澳大利亚矿商Western Plains正式签署了股权收购协议:武钢通过参与定向增发成为WPG公司第二大股东,并将投资4500万澳元与WPG合作开发澳洲中部铁矿资源。

  10天后的6月22日,巴西铁矿石生产商MMX发布一份不具约束力的要约:武钢将通过购买其新发普通股、收购MMX9.09%的股份,总计1.2亿美元。此外,武钢还将收购其子公司MMX Sudeste23%的股份,总计2.8亿美元。

  2009年,到海外去收购,成为中国钢企的整体冲动。此前2月至3月,中金岭南、鞍钢、中铝、五矿、华菱、中色股份等,已经掀起了一轮海外收购的高潮。地处中西部、对海外矿依存度高达80%的武钢,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与其它钢企聚焦澳大利亚不同,武钢的足迹遍及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

  在敲定CLM合作事宜后,武钢集团党委宣传部主任白方对本报记者表示:“对武钢来说,海外战略并不是单一的澳洲战略,其它资源如果合适,也值得我们考虑。”

  但前述武钢资源部负责人也坦言,武钢的策略是“有意分散资源目标”,不过,“澳大利亚的资源,仍是最具吸引力的”。

  迟到的代价

  不过,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在澳大利亚收购矿山的日本钢企相比,近年密集出海寻矿的中国企业,已经是迟到者了。

  “相比规划,出海行动迟缓的,不仅仅是武钢。早期,对外投资,在政策上也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导向,国内的信贷政策比较保守。”一位钢铁业内资深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而且,武钢等企业,早年对国外资源的战略储备意识,还不是很强。由于当时它们国内的自有矿山较多,淡化了危机意识。”

  不过,2005年7月,曾梦想“世代哺育武钢”的大冶铁矿矿山,成为了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辉煌留于记忆。

  除了自有矿山的减少外,“为什么武钢近期频频有大动作?”上述人士认为,“一方面,武钢集团旗下钢厂扩大,矿石的总需求量上升;另一方面,武钢的防城港项目以外矿为主要原料,需加大外矿供应力度。”

  上述武钢资源部负责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早期,我们的铁矿石供应缺口并不突出,但2007年以来,这已经是个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了。武钢这几年的发展也比较快,产能与原材料供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并且,“金融危机确实是个比较好的收购机会”。

  而在这场鏖战正酣的全球“铁矿石资源争夺战”中,中国企业支付的对价正越来越高。武钢与CXM共同开发的南澳埃尔半岛中部和南部铁矿项目,便是一个例证。

  根据双方的计划,双方分为两步:除了获得CXM第二大股东地位,双方还将共同出资实施CXM特定矿区的勘探、开发和建设。项目建设分为两期,一期三年建成,二期两年建成,铁精矿产能各1000万吨。

  虽然这一矿区已经是南澳最大的铁矿开发项目——合作矿区由5个租约地组成,矿区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预计资源总量达20亿吨以上,但是,该矿区“矿石铁品位仅约30%,要通过磁选,才可获得品位为65%以上的铁精矿”。

  而在力拓和必和必拓垄断的西澳矿区,铁矿石则品位多在60%以上。当地,品位50%的铁矿石甚至被用来铺路。

  未来新路径

  获取海外成熟矿山的权益,曾经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2009年3月,在中铝轰轰烈烈宣布与力拓195亿美元的交易后,德勤曾发布一份《澳大利亚采矿业指南》。

  报告指出,与2008年10月的高位相比,澳大利亚资源类企业股票水平已下跌了50%,变得非常具有投资价值。加上澳元贬值的因素,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进入澳大利亚矿产商品类股权的较好时机。

  但中铝力拓195亿美元交易最终折戟,不仅是中铝,所有中国钢铁企业都见识到了成熟市场的“门槛”。

  中国钢铁资源服务网的信息总监杨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铁矿进口还是应该分散布局。“澳洲保持现状,稳步缓进;印度能做多少做多少;今后的重点,应该着力于巴西和非洲。”

  “巴西有海运费劣势,中国钢厂应该在造船及中巴航运代理上做足功夫;而在非洲,资本投入当然很重要,并且,钢厂还应该积极地与中资或非洲本地大型基建公司合作,可以直接参股,也可以签订材料供应战略协议,或者,以‘优质低价钢材长期保供’的方式,进行易物贸易,换取长期矿石资源的供应。”杨冰说。

  而一位参与过海外并购的钢企负责人则指出,不仅要考虑战略性问题,也需要考虑成本。“时机很关键。有时想法对,条件不合适,结果可能很糟。所以,条件不合适时,要忍得住诱惑。”

(责任编辑:黄珊)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