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我国境内发生本世纪最为壮观的一次日全食天象,观测时间最长达到6分零1秒。在湖北、重庆等条件较好的日全食观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天文发烧友和当地群众共同目睹了这一天文奇观。
此外,北京、天津等地出现了日偏食。
而由于天气不佳,京城的日偏食像捉迷藏一般,穿行在云朵中时隐时现。
日食·现场
北部山区观测最佳 晨报讯(记者姜葳姜晶晶)仿佛是有意捉弄眼巴巴等着看太阳“变脸”的大伙儿,昨天京城的日偏食捉迷藏一般,穿行在云朵中时隐时现。有了云层遮挡减光,甚至可以用肉眼直视太阳,欣赏“本色”日食。据市气象台专家介绍,由于昨日京城上空出现低云,致使观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延庆、怀柔等地势较高的北部山区观测比较清晰。
昨天一早,天空就被厚厚的云翳遮蔽,基本难见强烈的日光。自8时30分至9时30分,东三环上车行缓慢,不时见到有司机探出头来寻找太阳的踪迹。8时50分左右,就在大家以为与日偏食失之交臂的时候,太阳却悄悄闪出云层,在云朵间时隐时现,向世人展现日偏食的奇观:太阳自右下角慢慢亏进去,每次从云中露出来,“脸”的大小都发生着变化。由于云厚阳光变化不明显,除了感觉天色略暗,如不抬头刻意寻找根本不会察觉太阳正在上演“变脸”大戏。
日坛上空频繁露脸
晨报讯(记者姜晶晶)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的处所,日坛公园的祭日圆坛昨日也成为不少市民观测的据点,其中有三成的“洋面孔”特意赶来,站在拜台上欣赏日偏食奇观。在两个多小时的日偏食过程中,太阳一共在“日坛”上空露脸10多次,最长一次维持了近3分钟,最短不超过30秒。虽然太阳若隐若现,但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能多次看到日偏食,已经让不少人大呼“满足”。
昨天8点,不少刚刚结束晨练的市民就已经在拜台上“坐等”日偏食的到来。但到8时30分,日偏食还是躲在云层里不肯出来。十多分钟后,随着一声惊呼“啊!出来了!”拜台上所有人都抬头望向天空,此时的太阳像被咬了一口的月饼,拨开云雾。大约维持了2分钟后,太阳又迅速地钻进了云层。“太棒了!太美了!”
9时过后,不少老外也成群结对儿地赶来观赏“食甚”。拜日的地方也算没有亏待前来观赏的市民。9时32分,不少市民都在此欣赏到了食甚时的一弯“新月”。
日食·交通
市中心路灯未开启 晨报讯(记者姜晶晶郝涛)昨日的日偏食,未给京城的“天色”带来严重影响。记者从市电力公司获悉,在阴天的影响下,昨日本市五环路开启了路灯。但9时32分,北京地区食甚到来时,安装在市中心的光敏探头传回的实时照度值为3090勒克斯,远远高于开启路灯的照度标准,因此市中心并未开启路灯。
记者从市交管局指挥中心获悉,昨天车流量比平时略少,天空的黑暗程度也不足以影响司机视线,早高峰期间全市交通基本正常,没有受到天象的影响。
日食·趣闻
上海飞北京两度黑夜 晨报讯 (记者肖丹)昨天,在日食发生期间,从上海飞往北京的乘客经历了白昼如黑夜的“怪事”。
昨天10时30分,乘坐CA1858航班从上海飞往北京的李先生到达T3航站楼,此时航站楼里多台电视机都在直播日食。“我看到日食了!”李先生兴奋地向记者描述了他在飞机上看到的情景:“飞机从上海起飞后,天开始慢慢变黑,到北京附近时天也是黑的,但不如上海那么黑,大白天起飞和到达两个城市竟然都是"黑夜",挺有意思。”据李先生介绍,飞机上的乘客都比较兴奋,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虽没有预备专业观测设备,但大家对这次奇妙的旅行都觉得很满足。
北京动物园“没情况” 晨报讯(记者李洁)熊猫怡然自得地吃着竹子,长颈鹿悠闲地在园子里散步……昨日,北京地区发生日偏食天象时,动物们的正常生活并未受到影响。
昨日8点左右,记者赶到北京动物园,虽不是周末,但一早就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赶去参观。“今天有日全食,带孩子来看看动物的反应。”从8点20分开始,天色逐渐变暗,天空中逐渐出现日偏食的影像,但动物园里的飞鸟、大象及熊猫等均未受到影响,各自嬉戏着或吃着喜欢的食物。
日食·逐日
3000市民涌入天文馆 晨报讯(记者贺岩)从昨天7时30分开始,不少市民就聚集在北京天文馆等待观看日偏食,到9时左右已经有3000人涌进天文馆。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张学奎向记者表示,500年一遇的日食引发北京市民天文观测热潮,截至昨天,天文馆总共制作的10万副观测日食的专业眼镜全部售罄。
早上7时30分,天文馆出售科普用品商店的工作人员告诉前来观赏日食的市民,已没有观测眼镜出售,仅有临时赶制出来的观测片。天文馆新馆门口邮政纪念封的销售点也异常火爆,买到全套纪念封的市民都兴奋不已。到8点25分日偏食开始时,由于天空中云雾较多,广场上等不及的人们干脆涌到天文馆二层的大厅,观看那里的大屏幕电视直播(见大图)。当重庆和四川初亏的画面传来时,数百人屏息观看。这时,天文馆外已聚集了近千名市民,9点半左右,当月牙形的太阳千呼万唤突然露出脸,广场上一片欢呼,但两秒钟后,太阳又躲到云层后面。
天文馆工作人员在广场上支起了一架专业望远镜,很多市民排队等候。10点左右,天空再次打开了一扇神秘的窗,缺了一角的太阳又露了出来,广场上瞬间欢呼声和照相机的快门声响成一片。一位带着孩子从早上7点就赶到天文馆的市民说,总算不虚此行,能看到一会儿日偏食也非常幸运。
据悉,在今年的日全食之后,明年我国云南地区还将发生日环食。而专家表示,我国境内再次看到日全食时间预计要等到2034年和2035年。
电视观众狂换频道
晨报讯(记者荀觅)一会儿看重庆的全食,一会又看武汉的日食……手里的遥控器“啪啪”地按个不停。昨天,当全食地带的人们把脖子仰得酸了的时候,很多人像市民小李一样在家中看电视享受“追日”的乐趣。
由于此次日食极为罕见,国内多家电视台都纷纷转播,从昨天早上7时开始,一场新闻大战就此展开,除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频道以及科技频道外,全国共有十余家地方电视台转播日全食盛况。
昨天上午8点,央视新闻频道开始直播日食,在8时07分左右,重庆的日食便开始了,从重庆卫视的转播中,可清楚地看到日食初亏的景色。十分钟后,市民小李又将频道转回了央视,刚巧电视里在转播武汉的日食初亏现象。几分钟后,他又转台到浙江卫视,观看浙江日食的初亏。约9时12分,重庆的日食即将进入食甚,月亮即将把整个太阳挡住,从电视里可清楚地看到贝利珠这一奇观。当月亮开始慢慢移开时,太阳的光辉再度从月亮背后照射了出来。此时,将频道换至浙江卫视,浙江地区的食甚才刚刚开始,那神奇的景观又再度上演。当成都的日食已经结束时,上海的日食仍在继续。
从日食开始到最后结束历时两个多小时,如果在一地观看,太阳被全部遮住的奇景只能欣赏一次,但通过不停转换频道,很多市民在两个多小时内观看了四次。用小李的话来说就是:“比别人多体验了三次日全食,赚了!”
网络直播创新纪录 晨报讯(记者姜葳)昨日,由于部分观测地区天气不佳,网友们开始了网络“追日”。搜狐等网站相关专题网民浏览量激增。网友们纷纷晒起了各自拍摄到的日食照片,掀起了天文狂欢般的网络“直播”。
日食·研究
中国科学家太阳研究总动员
晨报讯(记者施剑松)在这次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过程中,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一共组织了12个课题的研究,实现了太阳物理研究领域的全覆盖。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说,12个课题主要分布在苏州、海宁和武汉,可以说本次日全食观测实验是中国太阳物理研究的一次总动员。
郝晋新说,日全食过程中,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日冕,观测日冕光谱、偏振并形成高分电子图像等。相关的研究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太阳结构对近地环境的影响。而人类对这个领域了解得越多,在一些特别的应用领域如导航、航天安全预报等方面就可以做得更好。
晨报记者李木易蔡代征景一鸣/摄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