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7月23日报道:“叮铃铃铃铃……”
一阵急促而刺耳的报警声呼啸长鸣,只要电源不被拔掉,报警声会响个不停。
这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学名“农村耕牛防盗报警器”,被农民戏称为“气死贼”。
7月10日,廉江市车板镇龙头沙边防派出所(下称“边防派出所”)所长陈友胜为南方农村报记者演示了一番。
近年来,盗牛案一件接一件袭击车板镇,而盗牛贼却从未抓到一个。当地村民抱怨派出所抓贼不力,而派出所则倾诉偷牛贼实在难抓。
怎么办?这个号称“气死贼”的高科技产品被委以“从源头上制止犯罪”的重任。
盗牛大风暴
尽管车板镇村民已记不清,可恶的盗贼从何时盯上了他们的耕牛。但接连发生的盗牛案给村民留下了深刻印象,阴影笼罩在涉案各村,直至全镇。
7月9日,73岁的杨权光手摇蒲扇,端坐于木凳之上。他是大坝村文头岭村小组村民。3月底,他丢牛两头。
丢牛那天,他与往常一样,早上起床后,来到牛屋里看看两头陪伴自己多年的“心肝宝贝”。大老远,他就看到,牛屋大门敞开,走进一看,牛不见了。他慌了手脚,四下寻找,毫无头绪。正在茫然之时,他看到邻居杨六(化名)也在找牛,杨六的两头牛也不翼而飞。
牛被偷了!两位老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车板镇位于廉江市西南部,濒临广西,渝湛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下辖大坝、多浪等13个村和车板居委会。由于紧邻海域,车板镇设有车板镇和龙头沙边防两个派出所,其中边防派出所负责龙头沙、坡心、多浪三个村的治安,余下村庄由车板镇派出所负责。
当天,他们打了“110”,负责大坝村治安的车板镇派出所来到现场,并带两人录了口供。
此后再无消息。
车板镇处于丘陵地带,坡地较多,很难机械化耕作。耕牛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犁田、下肥、拉稻谷、拉秸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耕牛帮忙。耕牛价格不菲,小牛价值千元左右,老牛则在4000—6000元不等,“是村民最值钱的家当”。除了金钱的考虑,常年和牛做伴,农民和耕牛感情也颇为深厚。
两头牛被盗后,可怜的杨权光老人不吃不喝,闭门数日。
回溯历史,丢牛案件绝非仅此一例。以下只是南方农村报记者随机采访的案例:
今年1月份,大坝村文头岭村民杨四丢牛一头;
2008年7月同一天,大坝村牛兰江村民钟世欣与钟标和两家各丢牛1头;
2008年2月,牛兰江村民钟世欣丢1头母猪、8头猪仔;
2007年同一天,文头岭村民杨德仁和杨洪忌各丢牛两头。
……
最疯狂的一次盗牛案发生在去年9月。一夜之间,只有40户人家的牛兰江村有14头耕牛被盗,村民用“牛被偷光了”的言辞形容当时的惨状。
悲剧中令人莞尔的是,村民钟承全被盗三头耕牛。正在主人气愤万分、骂天骂地之时,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迎着晨日的光芒,自家一头大牛和一头小牛居然一前一后走了回来。牛被盗,而后逃跑回家的原因至今不详。
神秘的盗牛贼
“农民丢一头牛,比老板丢了奔驰还可怜。”7月10日,车板镇派出所副所长张承福说。
张副所长深知农民的痛苦,但他却无法为农民解除痛苦。在其辖区内,尽管案件频发,车板镇派出所却未曾破获一例盗牛案。
去年9月,牛兰江盗牛案震动全镇。案发当日,有村民发现,在村北渝湛高速公路入口处,遗留大量牛脚印和牛粪。村民怀疑那是盗贼装牛上车之地,并要求派出所派人追赶盗贼,但遭到对方拒绝。这被部分村民解读为“派出所的人怕死,不敢追”。
事实上,车板镇派出所并非无所作为。
今年3月,大坝村文头岭村小组4头牛被盗后,派出所8位干警和9位“飞虎维稳巡逻队”(下称“飞虎队”)队员加强夜间巡逻,在重点路段伏击。直到4月29日,车板镇派出所迎来了胜利果实——抓到两个盗鸭贼。
抓了盗鸭贼,盗牛贼却从未被抓。人们只能借助经验和想象,来认识神秘盗牛贼的身份和作案手法。
结合在其他地方工作的经历,边防派出所一位干警透露:盗牛贼大多有吸毒经历,他们作案手段高超,甚至可以将三头老牛塞进一辆摩托三轮车内而行动自如。
同时,干警们揣测,盗牛贼一般流窜作案,且偶发性强,几乎无规律可寻。如果说有规律,他们容易在冷天或者天气突变,如打雷下雨天作案。有意思的是,派出所总结的这一规律完全有悖于被盗村民的直观经验,南方农村报记者几次询问被盗村民,他们均回忆说,耕牛被盗当日天气与往日无异。
尽管官民之间的观点略有冲突,但这些并不关键,关键是盗牛案能否告破。从车板镇派出所和边防派出所透露的信息和实际的经验看,破获盗牛案被认为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我跟牛一起住”
一种不可名状而发乎内心的不安全感萦绕在农民心头,他们开始自救,自救的方法简单而原始。
在车板镇各村,为了减轻耕牛释放各种异味对生活环境的破坏,村民常在离自己院子30米处,用红砖垒成牛屋,以方便耕牛晚间休息。耕牛事件屡次发生后,牛屋逐渐废弃。
2007年,大坝村文头岭村民杨德仁和杨洪忌各丢牛两头后,他们遂将耕牛迁回自家院子,杨洪忌老人如今的居所和耕牛的住所仅有不到2米的距离。杨德仁将此举形象地称为“我跟牛一起住”,安全比卫生更重要。
两位老人的选择也是当地大部分村民的选择,极具代表性。
在牛兰江村小组,2008年那疯狂的一夜后,本不养狗的村庄,狗多了起来。钟承全家将耕牛请回了院子,并养了两条狗。
仍在养牛的村民,整日忐忑不安。被偷牛的不少家庭,不敢再买牛。日常重要的田间劳作,村民要么用人力代替,要么借其他农户的耕牛。
也有别具一格的农户。
2007年,文头岭村民杨洪(化名)曾被盗20多只鸡,为防止再次被盗,在外地打工的他花了100多元买了一个报警器。通过电线,报警器的一端连着牛屋门,一端连着报警装置。只要盗贼推开牛屋门,插上电源的另一边就会发出“叮铃铃”的报警声。
然而,杨洪的防贼办法并没有被村民效仿。“要100多元呢,农村没有几个人愿意买。”杨洪解释道。不过今年3月,距离杨权光家不到10米的农户杨雷(化名)终于被恐惧打倒,杨雷决定不再节省这100元,他买了报警装置,以求保牛。
“气死贼”被寄予厚望
官方的逻辑与民间的智慧不谋而合。一个名叫“气死贼”的报警器进入边防派出所的视野。
4月,多浪村独田村小组3头牛被盗。去年5月新调来的所长陈友胜要求干警们夜间伏击,10位干警轮流值班,前后折腾了一个多月,干警们疲惫不堪,却毫无所获。陈友胜对此头痛不已,他发动干警们思考,如何破解耕牛被盗的困局?
一次偶然的机会,干警杜志强在公安部门内部刊物上发现了“气死贼”,而后通过网络找到了厂家。通过网络购物,边防派出所试购2个,觉得有效。陈所长对这一发现兴奋不已,认为“气死贼”有可能“从源头上制止犯罪”。
今年5月,边防派出所决定自掏腰包,支出4000多元购进100多个“气死贼”,免费送给村民。在边防派出所管辖的多浪、坡心和龙头沙三个村中,坡心和龙头沙村民靠渔业为生,耕牛较少。盗贼们的目光主要盯着多浪村,于是边防派出所将100多个“气死贼”全部免费赠送给了多浪村委会的8个自然村。
“主要送给那些靠路边、离村口近等容易发生案件的农户。”陈友胜介绍。对于拥有1200多户村民的多浪村来讲,仍有不少村民未安装“气死贼”。
“我们经费有限,不可能每户发一个。”陈友胜说,此举主要想起一个推动作用。如果有效,村民可以自己购买。“每户30多元也不贵。”
边防派出所的善举引起周边同行的关注。6月底,遂溪县城月镇派出所干警专门打电话咨询“气死贼”的使用情况,车板镇派出所也在时刻关注“气死贼”。
“如果有效,我们也考虑购买一部分。”张承福副所长说。
“气死贼”能否冲破耕牛屡被盗的困局,仍有待长期考察,而安装两个多月来的直观经验是,盗牛案件尚未发生。(来源:南方农村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