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理学院教授抨击学界漠视地震文学研究
昨日,《四川文理学院教授范藻:地震文学再现文学春天》经本网报道以后,立即引起巨大反响,全国各地多家媒体纷纷转载,更有许多读者打来电话表示关注。昨晚,记者再次采访了范藻教授,聆听了他对地震文学的更多见解。
范教授说,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几乎全国的所有报刊都拿出整版甚至整刊登载抗震救灾的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几乎所有的网站都设立了专门的栏目或网页发表抗震救灾的文学作品;几乎所有的网络写手都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感言;几乎所有的文学团体都开展了征文活动;几乎所有的赈灾义演都有抗震救灾的诗歌朗诵;更有不少作家诗人深入灾区抗震救灾,在很快的时间里就写出了饱含真情实感的作品;许多出版社也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抗震救灾文学的专辑。一时间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学奇观。
“与井喷式火暴的创作显得极为不协调的是文学评论的冷寂。”范藻告诉记者,迄今为止一些重要的文学刊物,如《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均无文章予以评说,多个等知名网站也没有这方面的评论文章,仅有“中国艺术批评网”登载了黑马的评述。还有几个刊物刊发了评论文章,如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当代文坛》2008年第四期刊发了一组“抗震救灾特稿”,登载了谢有顺、王干和干天全的随笔性评论文章;《南方文坛》2008年第五期也发表了张清华、陈超、梁平等的即兴式评论。这方面的研讨会也不多,如2008年7月5日,中国作家协会和总政宣传部在北京联合举行了长篇报告文学《惊天动地战汶川》的研讨会, 11月7日,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召开了“文学的灾难书写研讨会”,12月10日,绵阳市作家协会召开了“地震文学研讨会”;还有许多借“首发式”、“捐赠式”等活动举行的研讨会,其“宣传”效应大于“研讨”价值。
范藻认为,学界对地震文学和地震文学现象的研究呈现出“四多四少”的症状:即研究诗歌的多而研究其他文体的少,侧重于宣传效应的多而注重学理本身的少,研究文学社会意义的多而研究文学美学意义的少,文艺评论的多而理论反思的少。那么,如何通过这次大地震产生的地震文学进而引发的文学现象,进行系统性、全方位和深层次的研究,寻找繁荣新世纪中国文学的策略和方法,引导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心理抚慰,尤其是突出地震文学所反映和表达的以人为本的道德诉求和众志成城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民族精神建构的关系,还未能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地震文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认真探索文学走出日渐边缘困境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关注地震文学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和价值;重新思考文学参与民族精神建构的地位和意义。”范藻说,中国文学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裹挟下,在流行文化洪流的包围中逐渐被边缘化。而这次因地震而导致的文学热潮,再一次应证了鲁迅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出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光”的见解。地震文学研究就是要探索市场经济时代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的新世纪,我们的国民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审美,我们的民族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从而在振兴新世纪中国文学的过程中,既依靠文学又发挥文学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巨大作用。(靳廷江)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