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红色安源展新姿(图)

2009年07月25日08:0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解放军报
  “巍巍安源山高,清清萍水河长。满目青山绿水,遍地乌金宝藏……”伴随着优雅动听的歌声,记者走进了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这里是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策源地,也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曾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

  上世纪20年代,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共产党人在安源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改革开放以来,萍乡人民传承“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抢抓机遇,奋力拼搏,谱写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崭新篇章。
煤海中的红色风暴

  记者一行驱车赶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探寻87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红色风暴。

  跨进纪念馆大门,一幅童年时代就已熟悉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映入眼帘,画面上,乌云密布,风雨如晦,目光坚定的青年毛泽东身穿蓝衫,手拿雨伞,大步向前……陪同参观的纪念馆原馆长杨桂香告诉记者,油画描绘的是1921年秋天毛泽东第一次前往安源的情景。听着介绍,我们仿佛穿过时空隧道,回到87年前那曾经动人心魄的时刻。

  当时的安源生产技术非常先进,煤炭生产呈现繁华景象,但是万余名矿工的生存条件却极其恶劣。萍乡市史志办的同志告诉记者,矿工每天要进行15个小时的繁重劳动,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频繁遭遇事故,生命没有保障。“矿工们每月只有两毛多的工资,还常常被拖欠。死一个矿工只发给16元钱,而当时一匹马的价格是60元钱。工人们的命运真是连牛马都不如。”

  中共“一大”召开后,成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有1.2万名煤矿工人和四五千名铁路工人的安源被列为开展革命工作的重点地区,由湖南省的党组织担负这项任务。

  从1921年底到1923年初,作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的毛泽东先后4次来到安源,深入路矿基层调研,住在矿工家里,宣传马列主义。通过深入调研,他感到矿工们受压迫最重、苦难最深,渴望自由和民主,安源路矿罢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其后,党派李立三、刘少奇先后多次来到安源,具体组织和发动安源大罢工。他们创办了贫民小学,免费招收工人子弟入学,向工人宣传要自己解放自己、要团结奋斗的道理。同时他们还开办工人补习学校,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科学文化知识。1922年5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

  1922年9月初,毛泽东再次来到安源,在听取各方面情况汇报后,果断作出举行大罢工的决定。9月12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罢工指挥部,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任俱乐部全权代表。

  1922年9月14日凌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全面爆发。汽笛声中,一万多名工人手持火把,挥动着他们的武器——采矿使用的岩尖和斧头,冲上街头高喊罢工口号。俱乐部发表了罢工宣言,提出保障工人权利、改善工人福利待遇、增加工资、废除封建把头制等17项要求,限定路矿当局必须于18日9时前予以答复。大罢工爆发后,安源路矿当局十分恐慌,他们使出种种伎俩企图镇压罢工运动。9月16日中午,路矿当局派人来请工人代表到戒严司令部谈判,尽管知道有可能面临鸿门宴,刘少奇仍毅然前往。谈判中,戒严司令李鸿程恐吓威胁刘少奇:“如果坚持作乱,就把你就地正法!”刘少奇毫不畏惧,坚定地说:“这是一万多名工人的正当要求,即使你把我砍成肉泥,我们仍然抗争到底!”罢工运动强大的声势使路矿当局无计可施,于9月18日上午同工人俱乐部代表签订了包含13款内容的条约,接受了工人们提出的要求。至此,罢工斗争取得全面胜利。

  这是白色恐怖下的一声惊雷。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当中绝无仅有的一次胜利,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安源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小莫斯科”。在历时近10年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把安源建设成“无产阶级的大本营”,爆发了举世闻名的秋收起义,从矿井下走出了杨得志、萧劲光、吴烈、吴运铎、熊飞等国家和军队的领导干部。向“五彩安源”跨越

  来自辽宁的中学教师左安亭是共和国同龄人,他从小学课本和影视片中,了解到这块红土地的历史,但一直未能到安源走走。今年他决定利用暑期长假参观安源,了却多年的心愿。

  踏上红土地,沿着宽阔平坦的“安源大道”前行,看着繁华热闹的城市、青山绿水的乡村,每一处革命旧址都保存完整,每一处景点都花木掩映。左老师对记者一连说了三个“没想到”:没想到当年安源工人运动内涵如此深厚,没想到革命老区经济如此繁荣,没想到萍乡环境如此优美,他想象中的安源就是个“偏僻、穷困、黑乎乎”的山乡。

  第一次来安源的人几乎都会像左老师一样感到意外的惊喜。如今的萍乡,早已成为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红色旅游生机勃勃。

  7月14日,记者从纪念馆了解到,几天来进馆参观的游客达到4000人次,比往年增长一倍以上,且绝大多数是外地游客,其中有不少是专走“红色之旅”的团队。

  “2008年,萍乡市接待游客2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亿元,与2007年相比,分别增长35%和76%。今年1至7月,全市接待游客1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亿多元。传承安源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红色安源"正向"五彩安源"跨越。”萍乡市委书记刘和平说。

  “以红色吸引人,用绿色留住人,让文化感染人。”发挥特色和优势,萍乡市正在打造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遗址群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武功山、安源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以“三侯寺”、“横龙寺”、安源影视城等为代表的“古色文化”,以安源煤矿总平巷和即将兴建的安源煤炭博物馆公园为代表的“黑色文化”,以具有古代传统文化色彩的傩舞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五彩安源”。

  据当地有关部门介绍,“红色之旅”投资3000万元对革命旧址、革命文物进行陈列复原,所有文物重新排列,并进行防潮防盗防腐等技术处理,改变了旧居旧址过去单一静态的展示模式,增强了红色旅游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工人俱乐部、工人夜校、总平巷、张家湾军事旧址等16处省级以上文物旧址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影视之旅”,以重现20世纪20年代安源旧貌的安源影视村为中心,规划建设成一个占地3平方公里的秋收起义公园。目前,萍乡市总投资超过3亿元的世纪广场、安源广场和安源影视村已全面竣工并对外开放。“民俗文化之旅”则规划建设占地3平方公里的牛形山将军纪念园休闲区和安源民俗文化村,集中展示以“傩舞、傩庙、傩面具”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俗文化。

  “安源”不再是煤矿的代名词,成为一块响亮的旅游品牌。在萍乡,企业以“安源”命名产品的不下10个,“安源”牌客车畅销全国,“红安源”白酒也畅销国内市场。走在萍乡的街上,以“安源”命名的宾馆、商铺到处可见。

  以前在煤矿上班,现在做导游的林兰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人慕“安源”之名而来,旅游产业在变大。据了解,目前,萍乡市直接从事旅游接待、旅游餐饮、旅游服务的人员达14万多人,占总人口的22%,人均年收入达2.6万元。赣西明珠更璀璨

  今日萍乡,在安源精神的指引下,更加璀璨夺目。

  宽阔的秋收起义广场,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年代;进入新兴的工业园区,机械制造企业、制药企业、玻璃企业等各种现代企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细细品味这座新兴的赣西城市,记者感受到了其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

  长期以来,萍乡人依托当地的资源发展煤炭产业,成了主攻“地下”的工业城市。5年前,大多数人对萍乡的城市印象是,“天晴时满地灰尘,下雨时满街泥泞。”近年来,萍乡的环境变好了许多,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城区中,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7%。全市已建成1个城市烟尘控制区,面积达52.7平方公里。

  作为一个以资源开采为主的老工矿城市,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萍乡市委、市政府提出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使一批“大、强、特”产业群体迅速崛起。

  记者来到安源股份与德国客商合作兴建的年产200万平方米低辐射玻璃厂的工地上,4万平方米的厂房等已经告竣,有关设备正在运输途中。据安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玻璃厂厂长丁建平介绍,这种低辐射玻璃可以防紫外线,使室内保持恒温,目前在国内仅深圳、上海有两个厂家可以生产,他们的产品技术含量比那两家企业还高。

  记者发现萍乡正在崛起的新型工业群体中,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规模大,预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市政府副秘书长孙金淼向记者透露,这两年萍乡经济发展势头非常好,后劲比较足,目前正在快速形成500万吨钢、500万吨水泥、500万标准箱玻璃、500万桶油漆和50万立方米工业填料的新兴支柱工业格局。

  如今,萍乡大地上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高新技术工业园为载体,特色产业群和科技产业群交相辉映。以客车、汽车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浮法玻璃、工程玻璃、汽车漆、钢材为主的新材料工业,以医药制品为主的生物制药业、以高科技陶瓷为主的精细化工业和以家具城、汽车城、电器城为主的现代商贸业齐头并进,工业化城市氛围日渐浓厚。去年,萍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2.4亿元,完成销售收入137.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5.6亿元,三大指标均比2007年翻了一番。工业增速列全省第一位,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67%,同样列全省第一位。

  在萍乡采访,记者处处感受到这座具有光荣传统的老工业城市正朝着现代集约型城市阔步迈进。我们相信,在安源精神的指引下,赣西这颗明珠一定会更加璀璨。

  题图: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谢续平摄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