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陈光标:以历史巨人的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2009年07月25日11:3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人民网
  百万富翁资助100户,千万富翁资助1000户,亿万富翁资助10000户——中国首善陈光标7月16日在中华慈善总会成立十五周年暨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上倡导:“中国富人阶层展开结对帮扶济困大行动”!

  “富人们可以自己选定帮扶对象,结对帮扶。
只需每年拿出20%的财富来帮助那些还在贫困状态下生存的人们。按照这个比例,百万富翁每年拿出20万元,就可资助100户人,千万富翁每年拿出200万,就可资助1000户人,亿万富翁每年拿出2000万,就能资助1万户人!”

  充分实施和落实“两会”精神,藏富于民,使全国大多数人民群众都能够切实体会和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使财富更平均,社会更和谐。陈光标倡议结对帮扶济困大行动的目标是:“启动一个大规模的以消除现存的贫困县为目标的结对帮扶济困大行动,给予贫困家庭每家每年2000元资助,不仅要资助他们生活上的贫困,还应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搞创业”。

  结对帮扶济困大行动的目的是“整合我们财富阶层的集体力量,担当起国家与民族大任,为党和政府分担重任、为人民群众解决困难,从根本上消除我国的贫困县和贫困人群”。

  这位被温总理盛赞为“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倡导中国富人阶层展开结对帮扶济困大行动,出于“这是党和国家所期望的,也是我们财富阶层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时代巨人陈光标,站在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制高点,倡导中国富人结对帮贫济困大行动,让发展中的中国能够尽快减少贫困县区与贫困人群,推进中国缩小贫富差距,迈进共同富裕社会。这是一种极其崇高的精神境界与崭新的共产主义财富观,他以历史巨人的力量推动社会前进。缩小贫富差距,迈进共同富裕社会。千百年来许多进步思想家都提出过反对贫富不均的言论,但在实践中无从贯彻。

  最早的是春秋时代就有人提出这一分配观念。《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晏婴在回答齐景公“古之盛君”的行为准则时说:“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

  《论语·季氏》:“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有人认为这是孔子的“均贫富”思想;有人认为这是孔子要求在被剥削阶级中,贫富分配要彼此相近。

  北宋农民起义领袖王小波对贫苦农民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辈均之”(《宋史·樊知古传》)。

  南宋农民起义领袖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

  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贫富不均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提出“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其目的就是先富帮后富,使社会富足的同时能够多出现陈光标这样的致富带头人,带领大家走“共同富裕”道路。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收入分配的“二八效应”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钱集中到了20%的富人手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资产千万以上的富翁已达34.5万多人,这其中有亿万富翁1万多人,千万富翁30多万人。百万富翁人群更大。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贫困县还有421个,贫困村28232个,贫困人口共计5700万;而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估算,我国的贫困人口将超过1.35亿!”(陈光标语)

  国家日益强大,先富起来的人也越来越多,贫困人口逐年在减少,据国家计生委统计,3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下降了90%。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历史积淀的贫困人口数量巨大,均贫富依然是我国亟待解决的事关国计民生重大问题。7月初,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上亮出了“均贫富”观点:“平衡收入,把富人的财产转入到低收入人群中”。他说,要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把富人的税收通过财政杠杆转给低收入群体。专家分析指出,在“均贫富”的议论中,似乎是“富人”拿走了国民收入的“大头”,无疑是让同为国民的“富人”成为不公的符号。然而收入分配的体制性矛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政府拿多了民众拿少了。过去三十年里,国民收入增幅远远赶不上财政收入增幅是不争的事实,资源配置向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倾斜是明显趋势,国有资本创造的垄断性收入“肥”了行业也“穷”了百姓。更为关键的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大企业获得充足的发展,一方面他们创造的财富只是名义上的国民财富,另一方面则是挤压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中小企业正是国民就业的主力所在。“均贫富”的论述,只是二次分配的正常表述,过于“高看”是典型的“误读”。仅仅在分配环节关注贫与富,或许被寄予厚望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仍难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

  就当下的收入分配格局来看,社会不满的焦点既是富人拿得太多,更是穷人拿得太少,根源出在初次分配环节,并非财税平衡发生作用的二次分配环节。10多年来,劳动者报酬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职工工资占GDP的比重,由最高时1980年的17%不断下降到2007年的11%。这当中,固然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原因,但同样存在劳动力价格被扭曲的事实。显然,政府的均贫富政策应该把重点放到初次分配环节的劳动力收入过低,控制财政收入增加国民收入,让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获得更宽松的生存、发展环境,以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更好的员工待遇;而陈光标提出的“中国富人阶层展开结对帮扶济困大行动”着力点则是在第三次分配上,整合我们财富阶层的集体力量,担当起国家与民族大任。只有这样,政府和企业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推动中国缩小贫富差距,迈进共同富裕社会。

  要做到这一点,陈光标并没有对国家提出任何要求,而认为企业家需要的是一种极其崇高的精神境界与崭新的共产主义财富观。陈光标在接受采访时说:“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改变人的财富观和价值观。我认为,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最重要的是推动人们对价值观和财富观的认识,也就是说,财富再多,归根结底都是属于社会的。一个人活着如果能影响更多的人幸福和快乐,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俗话说,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正如卡内基所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我建议,中国拥有财富的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启动一个大规模的以消除现存的贫困县为目标的结对帮扶济困大行动,给予贫困家庭每家每年2000元资助,富人们可以自己选定帮扶对象,结对帮扶。只需每年拿出20%的财富来帮助那些还在贫困状态下生存的人们。”

  2009年5月13日,陈光标来到了什邡地震罗汉娃生日抓周会现场,他与罗汉娃杨城柯全家结对。2009年7月16日,陈光标倡导“中国富人阶层展开结对帮扶济困大行动”!并认为这是“我们财富阶层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他考虑的只是自己、自己所属这个群体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使其能够站在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制高点,倡导全社会富人阶层展开结对帮贫济困大行动,以历史巨人的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科学发展,科教兴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战略,然而,陈光标认为,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还要有伟大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力量,要有良知与善心去服务社会与人民。我们不仅需要物质复兴,更需要伟大的精神文化复兴!

  陈光标做慈善倾其财力与精力,他倡导很多慈善和财富的再分配措施,并大力宣传其思想与行动,目的就是能影响和带动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参与这一公平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笔者对这一高调慈善行为倍加赞同,并对像陈光标这样心系民族与国家发展大局的民营企业家之崇高精神境界大为佩服,视为时代楷模。因为中国的民营企业不仅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大半壁河山,而且为解决中国大面积的人群就业发挥出巨大力量,这是民营企业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不仅如此,他们把自己赚来的钱主动以各种方式捐赠社会,济助贫人,其善德思想还支撑当今社会的伟大精神脊梁,成为我们全社会学习的道德先锋。
(责任编辑:renyue)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