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8日电2009年7月28日14:30,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张强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交流如何在民族教育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访谈中,张强介绍了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情况。
主持人 日前,教育部等部门下发了《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请就这个方面介绍一下。
张强 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所以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当中,各民族是一家,多元一体。比如你是汉族,我是回族,我们现在谈的也非常融洽,我们在很多民族地区,各民族都亲如一家,谁也离不开谁。我们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就是让我们的孩子通过接受了民族团结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对我们国家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能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稍微高年级一点儿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让我们更加团结。共同繁荣发展,没有各民族之间的团结,那是做不到的。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从1994年开始试点的,目前在全国已经普遍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是在某一个地区某一类学生进行的专题教育,是对全国所有的学生普遍进行的一个专题教育。2008年,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共同下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纲要试行》,我们是在总结前面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基本原则、目标要求、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方案,包括评价,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我想今后这项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也强调,民族团结教育这项活动一定要贴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能力水平进行教育,要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安排一定量的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结合起来。
主持人 您长期从事民族教育工作,也到过很多民族地区,请您谈一下您的感受,在哪些方面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强 我在民族教育这条战线上已经工作将近20年了。我到过很多民族地区,也曾经在民族地区工作过一段时间,也结交了很多少数民族朋友,有的是在工作当中,有的是在社会交往当中。应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少数民族群众那种朴实、热情、开朗的性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时候,少数民族的朋友对我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
主持人 能举个例子吗?
张强 例子太多了,应该说举不胜举。我给大家举一些生活当中的例子。我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时候,遇上了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各民族朋友主动看我一个人在那个地方,怕我孤单,给我过节,给我做饭,给我提供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一些东西,让我一个人虽然远离家乡,远离我自己的亲人,但是我在那个地方没有任何觉得孤独寂寞的感觉。所以我对民族地区充满了感情。
另外,我也看到,在民族地区工作的那些同志们,他们非常勤奋,特别是老师们,民族地区的条件相对来讲还是艰苦一些,但是我们那么多的老师,在民族地区默默的奉献自己的青春,有的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了培养少数民族的学生,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民族教育,真是燃烧了自己,点亮了别人,我看到这些老师,也被他们所感到。在民族地区生活当中,我感到了各民族之间血浓于水、谁也离不开谁的一家人的亲密关系。所以我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会一如既往的把我工作的热情、所有的能力都奉献给我的民族教育事业。这个不是讲的空话、套话,我确实这么想的,因为我的经历、我的责任告诉我,这是我应该尽的义务。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