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7月30日电(记者章利新、缪晓娟、杨跃萍)中国唯一纯狩猎民族、被称为“北半球渔猎民族活化石”的鄂伦春族,自上世纪末全部务农禁猎后,有望随着文化保护区的实施重新拿起猎枪。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晓春30日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专题会议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鄂伦春狩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刘晓春对记者表示,狩猎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方案日前已获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政府认可,相关工作已开始步入实施阶段。“这将是中国渔猎民族的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鄂伦春族总人口只有8000左右,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的黑河市、逊克县、呼玛县、嘉荫县等地。到20世纪末,整个民族全部“禁猎转产”。
刘晓春在调查中发现,世居兴安岭深处的鄂伦春族人很怀念狩猎生活。有人抱怨,以前狍子肉、驼鹿肉、野猪肉多得吃不完,冰柜都放不下,鱼也很多。1996年收缴猎枪后,一年难得吃一回肉。“曾经的兴安岭王者,如今已无用武之地。”刘晓春说。
据介绍,保护区具体位置设在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北部新生鄂伦春族乡境内。这个乡距离黑河市区76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辖三个行政村,是鄂伦春族重要集聚地。
有统计显示,当地95%的鄂伦春族干部和群众支持建立保护区。大部分村民认为,如果民族村还想有前途的话,最好建立保护区,他们不希望靠国家养着,那样的活法没有尊严。
“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狩猎,当鄂伦春族完全适应了农耕,在某种程度即意味着其传统文化的消失。”刘晓春说,设立狩猎区,恢复鄂伦春族的狩猎业,并赋予其护林和防范偷猎者的职责,是保护区方案的核心内容。
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研究员龙远蔚认为,合理的狩猎及其狩猎规则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可并行不悖。关键是要制定科学的狩猎规则,以及对狩猎活动的有效监管。恢复鄂伦春族的狩猎,使鄂伦春居民的狩猎与护林行为相结合,应该说总体上是合理的,至少比简单的禁猎更合理。
根据保护区方案,将以新生鄂伦春族乡为中心建立生态保护圈,扶持鄂伦春族作为狩猎民族参与到国家生态保护战略中;对原始森林和天然次生林实行全面禁伐;制订限制土地、矿产等开发政策;收集资料建立数据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和传习所等。
在保护区内,鄂伦春族语言、服饰、村落布局、民居建筑、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礼仪节庆、民间艺术、手工艺等文化特征都将得到保护。
专家认为,鄂伦春狩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有利于兴安岭生态环境的保护,将为中国政府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具有示范作用和借鉴作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