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剪纸已有400多年历史,与龚扇、扎染并称自贡“小三绝”,并已进入刚刚公布的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个民间传统艺术领域里,有一位孜孜不倦、辛勤耕耘的老者——64岁的沈成林。
沈成林少年时就特别喜欢图画课,学校出板报需画刊头、插图、花边等,老师必荐他。
1959年初中毕业后,进入以制作剪纸、龚扇、扎染、漆器、竹簾等工艺品为主的自贡工艺美术厂为学徒。曾在德国莱比锡世界博览会获剪纸大奖的余曼白当时是该厂设计室主任,他看沈成林心细,有良好的绘画基础、且悟性高,便主动收他为徒,教其学剪纸制作。
常用的剪纸技法有两种,一种是“剪刀剪”,即借用剪刀剪纸,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另一种是“刻刀剪”(又称“软刻”),即先用黄蜡、面粉、清油三种物质混合熬制成松软的蜡盘,用闹钟的发条打磨成刻刀,把纸张折叠成数叠放在蜡盘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制。刻制时需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需的图案。刻刀剪的优势是一次可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自贡剪纸主要是刻刀剪,而沈成林则更擅长剪刀剪。
沈成林以满腔热情积极投入到剪纸创作中,其反映盐场工人饱满劳动热情的《烧盐》、《运盐》等剪刀剪作品神形兼备。他还潜心研究剪纸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不仅将江浙剪纸的细腻纤巧与北方剪纸的雄浑粗犷有机结合,还从金石、书法、石刻、汉砖以及皮影等艺术中吸收营养,形成了自己质朴丰润、拙中带巧、装饰味浓、现代感强的独特风格。1989年,他的作品《彝家杀年猪》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首届剪纸大奖赛”,一举荣获二等奖;之后,多幅作品在全国各类剪纸大赛中频频获奖,并多次被邀赴日本、荷兰等地展销献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