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整顿又一便宜货市场_华商开始回国
多个“中国城”项目进展不顺,在俄前途未卜
臧文茜
在解决了切尔基佐沃市场(又称“集装箱市场”)问题后,莫斯科市政府又开始整肃其他市场。
又一大市场遭封
7月31日,该市警方在莫斯科南部行政区的塞瓦斯托波尔市场内发现总额约10亿卢布(约合3220万美元)的走私商品,随后该市场被关闭。
和集装箱市场遭关闭后一样,塞瓦斯托波尔市场的经营者聚集在市场附近街道两旁,等待关于市场命运的消息。他们大多是来自亚洲的商人,在这个市场内存放了大量货物。市场被关闭后,保安不放任何人进入市场,也不回答经营者的询问。
有消息说,与集装箱市场一样,这个市场也不会再恢复营业。CBN记者还从俄罗斯护法机构获悉,对于俄各地市场的检查还将继续下去。
华商货物运出一半以上
至于集装箱市场,中国外交部网站3日公布的“关于俄关闭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近况”称,俄方关闭集装箱市场后,中方多次向俄方交涉,要求俄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华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提醒华商采取措施确保自身人身安全、依法维权。中国驻俄使馆还公布了“华人华商处理大市场问题协调小组”24小时值班电话,并指派两名俄罗斯律师给予咨询。
从6月29日至今,集装箱市场事件已有月余。通过中国代表团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华商在集装箱市场被扣押的货物已运出一半以上。
但在俄华商的危机只是暂时缓解。随着俄护法机构围剿范围的扩大,集装箱市场事件必然重演,塞瓦斯托波尔市场的关闭就是一例。
不少华商甩货回家
“被扣的货基本上是夏装,眼看就要过季,不甩卖哪行?现在是能抢救一点是一点。”很多从集装箱市场取回货物的华商都对CBN记者这样表示。
鉴于俄罗斯目前的经商环境捉摸不定,一些货物出手快的华商已订了机票准备回国,还有不少失去信心的华商也在加紧清货,然后回国。
来自河北的王女士前几天已经收拾行囊回国。她临行前告诉CBN记者,与其留在莫斯科提心吊胆,不如回国继续观望。如果形势确有好转,她会再返回莫斯科。
“中国城”无处安身
近几日,与华商一样,中俄媒体都在关注莫斯科可能兴建的“中国城”。那么,是不是有了“中国城”,在俄华商的命运就能好转?
俄《生意人报》4日称,莫斯科州列宁区政府正讨论在该区兴建新市场的问题,新市场将为来自集装箱市场的商贩提供摊位。
据称,建新市场是中国商会代表向列宁区政府提出的,华商愿意为兴建新市场投入10亿美元。
然而,列宁区代区长斯托沃伊在《生意人报》的报道见报后,紧急澄清说:“列宁区政府不会为集装箱市场提供避难所。没有人和我们就此进行过任何谈判,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
此前,莫斯科市政府也否认了“中国城”将建在莫斯科市的构想。
类似“中国城”的项目目前在俄罗斯均前途未卜。早在2007年6月,名为“华铭园”的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项目就在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见证之下,举行了奠基仪式。按计划,其一期工程应于今年7月完工,但这一项目的进展并不顺利。而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项目也因被视为“中国城”而屡屡遭到当地人的强烈抵制。
俄将大幅削减劳动移民配额
最近两年,俄罗斯已大幅收紧移民政策。俄联邦移民局局长罗莫达诺夫斯基曾多次表示,俄罗斯坚决禁止在其境内出现类似“唐人街”的外国移民聚居区。
集装箱市场被关闭后,俄联邦移民局还建议政府几年内不要让外国人在俄从事零售业和小规模批发业。
俄卫生与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托皮林7月22日表示,明年能进入俄罗斯的外国劳动移民恐怕将不到今年的一半。莫斯科发放的劳动配额将更少——如果2008年有60万人的话,那么今年计划发放的工作许可证就会削减至20万。
在俄经营的华商,大多靠这种许可证来办理“打工卡”。由此不难看出,今明两年,华商居留或进入俄罗斯将越来越难。
俄移民局的资料显示,截至今年7月,在俄商业领域就业的共有25万名外国人,其中中国人5.45万。
俄民间的右翼团体近来已加紧排外活动。一个名为“反集装箱”的团体3日在莫斯科州柳别列齐行政区政府大楼附近举行抗议活动。数十名身缠纱布、绷带的抗议者燃起烟火,并扎起一个帐篷,上写“集装箱市场”字样。抗议者称,他们“反对不加管理的经营方式”,并要求“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