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梁思成故居拆迁记 名人故居未来命运如何(图)

2009年08月05日13:3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北总布胡同24号院是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曾经居住过6年的院落。北京市文物局7月30日表示,经会同有关单位核实,初步确认北总布胡同12、24、26号院具有保护价值,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其中,24号院为梁林故居主要院落,26号院是梁林故居的倒座房目前所属门牌,12号院为梁林故居院落后罩房,即金岳霖故居。为此,市文物局已书面通知区文物主管部门和该项目建设单...中新社发郭海鹏 摄

  故居拆迁的是是非非,姑且按下不论,当下我们更关注的是北京众多的名人故居的未来命运

  梁思成故居拆迁记

  1949年3月,梁思成编制完成《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为解放军作战参考,其中列出的第一项文物,就是“北平城全部”。
梁思成的一生,为保护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今,这位泰斗级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北总布胡同24号院”,也面临被拆的危险,由此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叫停拆除

  今年5月,一纸“通告”贴到了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西墙上,其中称一房地产公司于2007年9月30日,依法取得了《房屋拆迁许可证》,在北总布胡同、前赵家楼胡同、先晓胡同及弘通巷部分门牌进行商业项目建设,并实施拆迁工作……落款为“北京市东城区房屋管理局”,未加盖公章。

  北总布胡同24号院原是一座两进小四合院,1931年至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此租住(当时的门牌是3号)。

  有关资料显示,这一地区要建的商业项目早在2003年就开始实施拆迁。在北京市发改委的网站上,该项目房地产开工计划时间为2006年,建筑面积152306平方米,定位为公寓及商业办公项目。

  据媒体报道,这一建筑高度70米、共23层的商业项目,由于拆迁难度大、成本高,已经数次转手,至今仍未完成拆迁。

  正当拆得热闹的时候,北京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来到现场向周边居民了解了情况,与开发商协调后表示,拆房的事情马上停下来,居民搬迁还可以正常进行。房子是留是拆还是修,等到具体的调查之后,结合建设方案,再做进一步研究。

  这名负责人表示,由于不是挂牌文保单位,有关部门对24号院的历史情况并不了解。

  开发商方面也表示,之前不知道这里就是梁思成、林徽因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门楼、西厢房已被拆毁,正房、倒座房尚存。

  不是文保单位?

  拆除的动作停了,但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的表态再一次让人们的心提到了半空中。

  这位负责人表示:“北总布胡同24号院并不在城四区挂牌保护院落名单中,其建筑价值尚需评估。”

  目前对于北京旧城四合院的保护,文物部门采取的是“挂牌保护院落”的形式,即根据建筑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方面进行判断和确定。如果名人曾经在此居住,“保护院落”的说明牌中会有相应的说明。

  目前,城四区“挂牌保护院落”的分布情况为:东城333处、西城154处、崇文80处、宣武91处。北总布胡同24号院并不在名单中。

  对于2005年政协委员“抓紧制订《北京市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的建议,文物部门则表示,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实施起来很复杂。而且,需要文物、教育、科技、卫生等多个部门联合进行。尤其是建议中提到的“明确规定名人及故居的认定标准、名人故居的申报程序”等内容,与目前实施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不是文保单位也不能拆!

  北京古都风貌保护与危房改造专家顾问小组专家徐苹芳表示,虽然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不是挂牌的文物保护单位,但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只要属于旧城整体保护范畴,就应该坚决予以保护,“停止大拆大建”。“不是文保单位就可以拆,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看法”。徐苹芳说,由于文物部门对于此类拆建没有实质性的权利,根据法律的规定,就算是拆掉了文保古建,“最多罚点钱”。而开发商获得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徐苹芳认为,有效制止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建设部门和规划部门。

  徐苹芳认为,在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这些城市,名人居住、工作过的地方比较多,更加不能等同于一般城市。千城一面的城市是没有文化的城市,我们现在应该能留多少就留下多少。

  徐苹芳说,在巴黎,画家、哲学家经常去的咖啡馆都会被专门标注出来,更何况这个故居呢?

  国外的经验也颇值得借鉴,比如老舍曾到伦敦访问,他的暂住地如今被挂上了一块圆圆的搪瓷蓝牌,上面简要记录了老舍生平。像这样的牌子,全英国有700多块,凡是被挂牌的房子,一律不得拆除,是受保护的文物。虽然这些房子绝大多数并没有被开辟为博物馆或纪念馆,仍有人居住,但并不妨碍游客欣赏这部生动的“英国文明史”。

  英国的文物遗产委员会还设有专人,负责每年核定批准文物遗产点,并组织挂牌仪式的实施。

  故居已经折过?

  关于文保单位的争论还没有结束,另外一个论题又冒了出来。

  据《京华时报》7月12日报道,北总布胡同24号所属的大雅宝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表示,梁思成林徽因当年居住的24号院房屋在上世纪80年代已被拆除,原址后来建起一座3层楼房,现在也面临拆迁。

  大雅宝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李颖介绍,根据北总布胡同的资料记载,梁思成、林徽因是在1930年到1937年间住在北总布胡同24号院,后来没有回来过。上世纪80年代初,24号院内主体房屋基本被拆除,并建起了一座3层小楼。

  “严格意义上来说,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从那时起就已不存在了。”这位居委会主任说。

  梁林故居建筑尚存两处

  面对这一说法,长期关注北京旧城保护的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军(著有《城记》等)介绍,1999年1月10日下午,梁思成、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及其夫人方晶女士曾带自己来过这个院子,并且与老照片进行过对照和指认。虽然当时三层小楼已建,东厢房和垂花门已被毁,但门楼、倒座房、西厢房和正房尚在。

  据林徽因当年给朋友信中手绘的院落平面图,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四合院,南北长、东西相对较窄。而三层小楼则是东西相对较宽,南北较短。其形状不符,也不可能占据所有院落面积。

  北京古都风貌保护与危房改造专家顾问小组的专家认为,不能因为某一部分的建筑被拆或被毁,就认定整个建筑没有历史价值和保护意义。目前,北京旧城范围内存在的不少建筑和胡同都曾遭到部分损坏,一些私搭乱建也曾比较严重,这就更要强调整体保护的重要性。

  何为名人?何谓故居?

  但是,对名人故居的保护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名人和名人故居的界定。

  北京市文物局文保处表示,目前实施的法规政策中没有对名人故居的确切定义,文保单位的统计中不涉及该类,无法给出名人故居占文保单位的比例。

  文物专家王世仁坦言,“连名人都无法界定,怎么去认定故居?”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古往今来多少有识之士在此居住,能否算名人谁说了算?有些名人在京租住地有七八处,哪处最有保护价值谁说了算?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现代化都市,如果跟名人沾边就保护,几乎每个院落都能说出点门道,那是不是意味着名城将永远“凝固”?

  北京市政协的调查和建议

  其实,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北京市政协2006年对北京市名人故居的调查中找到可资借鉴的方法。

  参加过那次调查的原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匡国良说:“由于目前对名人和名人故居的概念及认定标准尚无权威性的说法,我们调研中把"名人"的范围初步界定为在历史上特别是在近现代历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在某方面产生过较大影响、具有较高知名度、"文革"结束前去世的各领域知名人士。”

  北京市政协2006年曾对名人故居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四城区的名人故居约308处,被列入全国文保单位的有3处,市级文保单位的40处,区级文保单位的33处,43处被列为保护院落或普查登记文物项目,其余189处故居则未列入上述保护项目,其中近半数已被拆除。

  那次调查的结果最后形成了一份“关于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建议案”,呼吁及早保护名人故居。

  这份建议案认为,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仍显薄弱。名人及名人故居缺乏认定标准,缺乏明确的具体主管部门,缺乏适用的管理办法;名人故居失修、拆除情况严重等。因此,有不少名人故居因保护不善而遭到严重破坏。如不加强重视和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和文化内涵将大打折扣。

  建议案呼吁抓紧制订《北京市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

  尘埃落定

  7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建筑即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保护问题。

  北京市文物局表示,将采取以下四项措施:一、责成建设单位调整建设方案,在建设规划上确保院落得以保留;二、邀请专家参与指导院落的保护方式、方法,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尽快落实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保护问题;三、梁思成1946年到1954年的居所位于清华大学内(新林院8号),不仅见证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建的历史、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起步,而且从这里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方案。北京市文物局将与规划、校方等共同研究,做好相关建筑的保护工作;四、要求各区县文委的普查队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继续深入调查,统筹做好四合院等传统建筑的调查保护工作,尤其是对列入建设区域的要采取保护措施。严格按照文物法和文物普查认定的相关标准做好相关建筑保护的同时,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同时欢迎社会各方对发现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提供线索并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北京市文物局还表示,将继续坚持旧城整体保护的原则,对于旧城胡同四合院提出严格要求,严格按照有关规划及修缮、改善、疏散的原则进行保护修缮。杨东恒 (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郑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