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大陆赴台记者工作感受:从不好报到报不过来

2009年08月06日15:3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从过去“不好报”到现在“报不过来” 大陆记者的赴台工作还将越来越多

  当杨毅一行准备从台北桃园机场启程时,台北“中央社”的记者还追在他身后,试图再问一句“两岸媒体何时能够互设常驻机构?”作为国务院台办新闻局局长,杨毅此行还有一个身份——“海协会专家”。


  8月2日,由他率领的“海协会新闻代表团”结束了与岛内新闻业界的交流活动。而在这7天的时间里,有关“开放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的议题备受外界关注。

  虽然双方未具体公布“开放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的讨论细节,但台湾《中国时报》已开始描绘“新华社台北分社”的模样:编制10人?规模适中?《中国时报》甚至还猜测分社社长的级别。

  而从2001年开始派遣赴台记者至今,新华社记者一直以“驻点”的方式在台湾开展采访工作。其他大陆媒体在台记者也是如此,比如三个月(过去甚至一个月)就要更换一次……因此,“常驻”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意味着一次不小的改变。

  工作量成倍增加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曾经是大陆首批赴台驻点采访的记者,在2008年的整个第4季度也都在台湾驻点。对比今昔,他坦言:“过去报道以岛内新闻为主,有时候甚至觉得没新闻可报,现在两岸的交流活动非常多,我们的工作量在成倍增加。”陈斌华表示,马英九上台后,各种活动层出不穷,两会复谈、两岸直航、大熊猫赴台、大陆游客赴台等。“我们现在明显感觉忙不过来,每次两个人手不够。”

  中央电视台驻台记者陈轩石也有同感,他说,过去两岸交流的事情不多,相关的报道也少,加上有些不能报道,他们的工作也比较清闲,“但2008年下半年以来,两岸的交流激增,各种大陆团体来台湾交流,我们就忙不过来了”。

  目前,大陆驻台媒体(包括中央级和地方级)已经达到七家。台湾开放大陆记者赴台始自2001年,但后来由于民进党当局不断采取恶化两岸关系的措施,这项制度也遭波及,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在台驻点采访甚至一度被停止,直到国民党重新上台,局面才得以改善。

  台官员变客气了!

  而2008年5月台湾“政权”更迭,随之而变的是台湾当局官员对大陆记者的态度。

  对此,陈斌华感触很深,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在2001年刚去台湾时,虽然是民进党“执政”,但“下面的”官员还都是原来国民党的人,因此,大陆记者和官方的联系还比较顺畅。但到后来,随着民进党自己的官员上台,和官方打交道的难度就越来越大。陈水扁的“台独”路线逐渐清晰后,台湾当局对大陆记者的限制日趋严格。比如台当局要求的“报备”,有时候大陆记者会忘记,或者是因为时间紧张而缓报,台湾当局都会看得非常严重,以至有些记者后来被限制入境,“他们会认为我们是在故意挑衅他们,总之他们用一种负面的思维来思考大陆记者的行为”。

  陈斌华介绍说,2008年7月新华社记者重返台湾时,已经是国民党上台,官方的态度相对比以前好,会主动与大陆记者交流。在报备上还是延续以前的办法,但没那么严格了,至少在出现纰漏的时候,台湾当局不会刻意往坏的方面想。

  戒备记者的心理始终存在

  几乎每一位受访的驻点记者会提到驻点时的“报备生活”,据介绍,大陆驻点记者只要离开大台北地区,不管是采访还是旅游,都要提前向台湾“行政院”下属的“新闻局”报备,要写得很仔细,每一个半天的行程都要写清楚,还要写清楚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台湾各县市的警察行政机构都有专门负责“保护”大陆记者部门,每当大陆记者在台北报备完,“新闻局”就会通知相应地区“接待”和跟随,而且还会给被采访单位和个人打招呼,而陪同人员还需要给“新闻局”写报告。

  东南卫视记者叶青林说:“有时候我们去采访都是临时性的,报备就会很麻烦。甚至连个人的活动也要报备,比如周末我要去花莲看海,也必须报备,否则就要受到"新闻局"的警告。”

  叶青林在台南和台中采访时都受到了“高级别”的安全保护,每一级的警察局都会派两个人,最多的时候达到8个人。记者走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那次人多,我们开玩笑说,你们来这么多人,我们也搭你们的车算了。”

  陈轩石认为,台湾当局之所以执行这么严格的报备和陪同制度,还是基于他们的戒备心理。“一些单位至今认为大陆记者在台湾的"目的不单纯"。”中新社记者曾嘉则指出,台湾一些既定的制度要改变还需时间,两岸交流会消除一些误解和偏见。而且,相比民进党时期存在的跟踪记者现象,现在的报备制度已经有所宽松。

  大陆记者盼早日常驻

  在两岸关系缓和的大趋势下,几位大陆赴台记者都认为,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设立常驻机构,可以节省许多精力和时间,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对双方都有好处。

  杨毅临行前也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他强调,在此次访问台湾的行程中,两岸新闻专家已达成进一步新闻交流的共识,而互设常驻机构是两岸新闻媒体深入持续采访的基本要求,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客观需要,应尽速推动。

  虽然由于两岸新闻交流所及层面较广,具体细节还有待商榷。但杨毅希望,双方能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推动,使未来两岸新闻交流更加频繁。据《中国时报》7月29日报道,台“陆委会”副主委赵建民已公开表示,“开放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的内容将有可能列入第五次陈江会协商议程。

  链接大陆记者赴台大事记

  1991年8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锋赴台采访“闽狮渔事件”处理情况,成为40年来首批赴台采访的大陆记者。

  2000年11月,台湾当局公布“大陆新闻人员进入台湾地区采访注意事项”,正式开放大陆中央级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员到台采访,时间是1个月一轮换。

  2001年2月,范丽青与同事陈斌华赴台驻点采访,成为大陆首批赴台驻点采访记者。

  2004年,台湾当局开放中新社记者到台驻点,将赴台驻点的大陆新闻单位增至五家。

  2005年,台湾方面停止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在台驻点采访。

  2008年6月,台湾“陆委会”同意恢复让新华社、《人民日报》两家大陆媒体在台驻点。

  2008年12月,《福建日报》记者林娟、《海峡都市报》记者翁芝光和东南卫视记者叶青林、黄晟4人,作为大陆首批地方媒体记者赴台湾驻点。(方辉)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