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现代化标准的龙头企业,瓜果飘香的温室大棚,六畜兴旺的养殖小区……所到之处,无论是政府部门领导,涉农企业负责人,还是朴朴实实的农牧民,一谈起农牧业产业化这个话题,喜悦之情无不溢于言表。农牧民说它是富民之路,企业说它是兴企之宝,各级政府领导说它是开启农牧民增收致富之门的“金钥匙”……在赤峰这片充满勃勃生机的热土上,处处唱响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主旋律的时代欢歌!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牧区经济工作,提出了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带动农村牧区经济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到今年年底,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将达到620家,规模以上流通企业将达到147家,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覆盖全市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设施农业建设规划调地面积70万亩,完成面积36万亩,全市出栏肉羊500万只,肉牛出栏50万头;全市奶牛存栏14.5万头,菜、肉、草、乳主导产业开始形成多县一业、数镇一品的区域化布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728元达到3680元,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
破难题,找出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举全市之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决策,让赤峰站在了现代农牧业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农村牧区人口较多,农牧业经济比重较大,农牧业基础较为薄弱。如何破解由农牧业大市向农牧业强市转变这一难题?2002年初,市委理论中心组读书会对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行了专题研讨,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作出了“举全市之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决策,让赤峰站在了现代农牧业新的历史起点上。
从2002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下发文件,落实重点产业专项推进任务,做到一个产业、一套规划、一支队伍,一抓到底。各专项推进组协助旗县区抓规划、抓基地、抓龙头企业,同时通过调度分析会、现场拉练会等形式,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几年来,全市还普遍开展了以“干部下乡,项目入户,增收到人”为目标的干部大下乡活动,仅2005年,市、旗县区两级组织下派工作队员1.47万人次,引导农牧民参与产业化经营。同时建立了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奖励机制,市委、市政府每年安排80至100万元的产业化奖励资金,对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先进旗县区、乡镇、村以及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进行表彰奖励,调动了各方面推进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
龙头兴,产业兴。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让人们记住了“草原兴发”、“塞飞亚”等一个个响亮的品牌“依托龙头兴产业”是我市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牢牢把握的一个重点,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建设、打造名牌等举措,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施了培育龙头企业的“123工程”,即每年新上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两年评选一批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三年组织申报一批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007年,我市有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45家,加强了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建设,通过有效整合财政、发改、信贷、农业综合开发、林业、扶贫等资金,支持龙头企业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我市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新、改、扩建项目达到147个,到位资金达178360亿元。引导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各旗县区都因地制宜建设了各类农牧业产业化园区,吸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形成了一定规模。实施了名牌战略,目前全市已创出“草原兴发”、“塞飞亚”2个中国驰名商标,还有18个自治区著名商标、60个赤峰市知名商标。在名牌战略带动下,我市龙头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建基地,强基础。菜、肉、乳、草四个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多县一业、数镇一品”区域化布局日益形成
根据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自然条件,该市确立了菜、肉、乳、草四个主导产业,并细分为蔬菜、肉羊、肉牛、生猪、肉禽、奶牛、粮食、饲草饲料、山杏沙棘、桑蚕等多个重点产业。在区域布局上,南部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和农区畜牧业,北部重点发展饲草和牧区畜牧业,目前“南菜北草、遍地牛羊、多县一业、数镇一品”的产业化总体布局正在形成。通过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提高了优质农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5年来,全市共建设肉牛、肉羊养殖小区324个,建设肉牛、肉羊养殖专业村655个,建青贮窖8100多处。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该市已有237个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个有机食品企业生产的56个产品获得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食品证书。该每年都要举办一次自治区农博会暨赤峰市农交会,市、旗县区还组织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赶“科技大集”,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开通“农牧业信息网络”,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化生产基地的科技水平。
育典型,增亮点。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实现了“企业快发展、群众得实惠”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培育、总结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取得了大量具有推广价值的好经验、好做法,真可谓亮点频现、高招迭出:
亮点之一:契约型利益联结。主要是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的责、权、利联结起来,发挥产业一体化的功效。包括塞飞亚集团等龙头企业创造“企业+基地+农牧户”的联结方式,中药材、高油大豆等产业化项目“企业+订单+农牧户”联结方式,牛羊肉经销、甜菜和葵花籽经销采取的“企业+经纪人+农牧户”的联结方式等。
亮点之二:合作型利益联结。农牧民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要素入股,在龙头企业中拥有股份,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和监督。主要有“企业+合作社(协会)+农牧户”、“企业+会员制农牧户”两种方式。
亮点之三:担保型利益联结。在契约联结的基础上,引入担保机制,由担保公司、协会、经纪人等中介担保人,把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牧户联结起来。元宝山区宝康奶牛公司、敖汉鑫桥担保公司属于这类联结方式。
亮点之四:市场交易型利益联结。龙头企业对农牧户生产的农畜产品一次性收购,或一次性进场交易,双方不签订合同,自由买卖,随行就市。这种利益联结的主要方式是“市场+经纪人+农牧民或市场+农牧民”。如赤峰西城菜市场每天客流量达2万人次,年经销地产蔬菜2亿公斤,交易额达到8亿元。
亮点之五:龙头企业一体型利益联结。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直接投资建基地,龙头与基地联为一体,独立经营,分别核算。北京蟹岛集团在翁旗租用牧场2万亩,建起了龙头企业一体化运作的模式,生产的有机食品全部供应北京市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大力推动下,该市农牧业经济由原来的粗放式、传统型日益步入了现代农牧业的快车道,呈现出群龙劲舞、民富业兴的局面。“十一五”期间,时逢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决定,赤峰市仍把加快农牧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此举犹如丝丝春雨洒在了赤峰广袤的大地上,滋润着广大农牧民的心田。(人民日报《大地》记者包向臣)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