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到底如何微调?缩小信贷规模和调整信贷流向
分·析
央行前日(5日)首提运用市场化手段动态微调货币政策。多位宏观经济专家昨日(6日)对记者分析,动态微调即缩小信贷规模和调整信贷流向,但今年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信贷政策已非调不可了
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今年上半年,中国信贷规模高达7.4万亿元,呈现井喷状态。
北京大学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昨日说,事实上,天量的信贷投放并未全部进入实体经济活动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在金融、房地产等资本市场空转。这使得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虚拟经济在发烧,股市上涨,地王频现,房价飙升。另一方面,CPI继续为负,普通老百姓收入减少,消费欲望低迷。
“这就等于下了一场暴雨,但雨水随着地表流走了,反而不如一场小雨,雨水慢慢渗透到地下的效果好。”他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直指,7.4万亿元信贷投放带来的问题已经很大,“信贷政策已非调不可。”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也说,信贷政策不调整“会拖成大病”。
接受采访的三位专家均认为,央行的动态微调,即调整信贷政策,首先是缩小信贷规模,其次要调整信贷流向。
缩小信贷规模,调整信贷流向
今年上半年,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房地产等行业。仲大军称,接下来,央行应会调整信贷流向,从投资部门稍微转向消费部门,比如社会保障、中小企业、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等领域。
与此同时,央行会收紧银行贷款、严格贷款条件、监管落实贷款,以此缩小信贷规模。比如,一些公司的项目通过贷款审批后,银行会不通过公司,直接将钱转至项目上,以防止公司将贷款投入股市。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预计,下半年的新增信贷将在3万亿元以内。
易宪容说,事实上,7月份央行发行定向央票,就是很明显微调货币政策的信号。银监会对银行资本金补充方式进行限制性规定,也有防止下半年信贷规模过度膨胀的意图。
此前的5月,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已较早表达出对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思路。他当时指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后将延续,具体操作力度需要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微调。
今年加息可能性不大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市场对于各国央行加息的预期也不断上升。
市场预期澳大利亚央行有可能率先在全球加息,欧洲央行则指出暂时维持利率不变,但或将在2010年第二季度加息。
因此,尽管我国央行强调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愈见高涨的加息预期也不得不引发市场对我国央行加息的预测。
“目前加息压力确实很大”,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说,事实上,利率调整是最常见的市场化手段,但是央行在今年加息的可能性非常小。
仲大军则说,一旦CPI上涨,中央就要防止通胀。但是由于现在经济冰火两重天,老百姓无钱可花,预计到年底CPI也不会转正为负,央行也不会采取加息的市场化手段微调政策。“即使会加息,那也是11月份以后。”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