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 俄罗斯朋友写信寄贺卡
“亲爱的秀华和谢尔盖!向你们全家祝贺中国50年大庆——一个中国全民的重大节日。在莫斯科也要庆祝这个纪念日,我们看到了很多无与伦比的中国艺术。”这是1999年中国国庆期间,一个俄罗斯家庭写给一个中国家庭的书信,提供这封信的是80岁的老人肖永年。
在中苏友好协会工作
肖永年1940年从山东蓬莱逃荒到佳木斯,找到了在那里做生意的父亲。“20岁那年,我考取了哈工大预科班,由于父亲生意惨淡,家里六个孩子供不起,二年级时我失学了。
与苏联朋友书信来往
“当时国家请的苏联专家如果到辽宁来,都由我们来接待,因此结识了许多苏联朋友,与苏联人打交道的经验多一些。1955年,我被派到苏联驻沈领事馆(地址在沈阳迎宾馆)当翻译,同时教领事馆的苏联人学中文,每天两三个小时的课,学员一般十多人。”1957年至1978年,肖永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村,平反后调回省外事部门工作。1989年、1991年,两次派赴苏联,见到了早年在沈阳结识的苏联朋友,“当年苏联驻沈总领事约尔琴科及夫人阿拉一直同我家保持书信往来,开头那封信就是他们写的。几次写信他们都提到应中国驻俄机构邀请,参加中国国庆日活动的事情。他们有中国情结,喜欢看中国电影和文艺节目,儿子结婚是在莫斯科“老北京”饭店办的,菜园里种着许多中国蔬菜。”
信件和照片整理成“自编书”
1999年,阿拉的来信详细叙述了在莫斯科庆祝中国国庆的见闻,还邮寄了贺卡,信件是用中文和俄文写的。“活动进行了十多天,多位俄罗斯政要参加了中国大使馆的招待会,举行了盛大的中俄音乐会,北京国家芭蕾舞团演出芭蕾舞剧,克里姆林宫举行大型晚会,场场爆满。电视节目一周以来播放关于中国的新闻和文艺作品。”几年前肖永年开始整理多年积攒的信件和照片,老人现学了电脑打字,已经整理了几十万字,孩子们帮他扫描图片、排版,如今已经整理了厚厚的几大本“自编书”,其中与俄罗斯朋友的交往占有很大一部分,“闲暇时翻阅一番,回顾自己的一生,各种滋味在其中,为晚年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本报主任记者 高晓红
实习生 裴 岚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