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冯远征:集千面于一身(图)

2009年08月10日14:0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华英才 TOP CHINA

 

  他脍炙人口的电视作品

  如今,随着《婚变》、《最后的王爷》、《错爱》、《范府大院》、《遍地英雄》、《女人心事》、《万历首辅张居正》、《滴血玫瑰》、《危机边缘》、《末代皇妃》、《曹雪芹》等一大批优秀电视剧作品的不断面世,冯远征的名字早已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但是说起让他从导演眼中的实力派变成观众心中的当红明星,就不得不提起2002年那部风靡全国的大热剧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冯远征通过饰演剧中心理变态至殴妻杀人的医生安嘉和成为全国人民“最憎恨的人”。毫不夸张地说,该剧给他带来的知名度堪称其所有作品之最,但它给冯远征带来的麻烦也不小。剧集热播的那会儿,很多认识他们的朋友都“特别关心”他的太太,甚至丈母娘也打电话给女儿,转弯抹角地询问她有没有受到虐待,令冯远征夫妇啼笑皆非。

  当记者问起这样的角色对演员的性格或真实生活到底有没有影响时,冯远征的否认斩钉截铁。“因为演戏跟生活是两回事。如果连角色和自己都分不清,我觉得那不是好演员。”

  2006年,冯远征在重庆接拍了电视剧《爱了,散了》,饰演剧中身患性无能症的主角方凯。“我演出前进行了很多调查,仅重庆一市,得这个病的男性就有30万。”冯远征通过对这类人群的了解与观察,模仿与提炼,又攻克了表演之路上的一个考验,为该剧奉献出精彩细腻、打动人心的表演。

  “拍电视剧时,一场戏演完之后我从不看监视器。因为我在演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将要呈现给观众什么。”正是这种惊人的掌控力让冯远征佳作迭出,同样,争议也甚嚣尘上。

  为什么总会选择这样边缘化、问题型的角色?“因为这样的人真实存在,他们处于困境,他们也有情感。我通过影视作品把他们展现出来,可以引起社会认识,甚至疏导更多的人。”温和的冯远征还不忘幽上一默,“我这是‘变态我一个,造福千万家’。”

  他挑大梁的人艺经典

  2009年至今,冯远征几乎一直黏在人艺的舞台上。从岁末年初的《茶馆》,纪念“5•12”大地震一周年的《生活》,到展现人间挚情的《知己》,动人心魄的法庭剧《哗变》,冯远征在舞台上不停地穿越时空、变换面目,且不亦乐乎。

  “我会每天都期盼演出,每天就这一件事。”这几部戏演出的时候,他每天回家都很兴奋,要到两三点才能睡着,一觉睡到第二天正午。起床后吃顿饭再休息休息,到下午4点多,他就会去到剧院、等待开演了。“演出对我是一个期待,特别是好的作品,演100场我也还是期待。”

  谈到正在上演的《哗变》,冯远征非常感谢人艺老艺术家朱旭的帮助。“我们排练时,他亲临现场给我们很多指导。尽管他说你不要刻模子学我,你就按你的理解去演。但是很多东西我都是在他的帮助下才能理解的。”因为人艺当年排演此戏时,给朱老导戏的是美国导演,所以此次重排,两代优秀演员间的传承问题尤为关键。

  “在排到一个地方的时候,我一连说了几句台词后停了下来,其他人就笑。我觉得这样挺好,因为演员都希望有现场效果。但是朱老说此处绝对不能停,因为它要表现的是人物的神经质状态。你停了,观众笑了,剧场出效果了,这个人物却不对了。他说这不是喜剧,是人物精神上一种错乱的感觉。他还说当年美国导演就要求他连贯地说下去,为了人物牺牲了现场效果。所以我在后来的排练和演出中就按照他说的去做。通过这件事,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表演的精神层次,作为演员,不能为了博取现场的廉价笑声,而去牺牲人物和戏。”

  谈到前不久刚刚落幕的、人艺为冯远征量身打造的四幕大戏《知己》,他同样感悟良多。

  《知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清初江南科场案的罹难者吴兆骞被流放宁古塔,顾贞观为营救好友屈身坐馆明珠府。顾的两阕《金缕曲》深深感动了纳兰性德,这位“以朋友为肺腑”的佳公子誓言“绝塞生还吴季子”。经由顾贞观、纳兰性德、徐乾学、明珠多方合力,吴兆骞历尽苦寒岁月终被放归。孰知绝域归来的吴兆骞已经形神两异,顾贞观如何面对知己?

  “迄今为止,这个顾贞观算是让我演得最费思量的。”因为贞观是文人,且是心怀大义的文人,所以他的朋友之义不是伯牙子期阳春白雪的生死相许,也不是鲁智深救林冲时的遇不平即出手。他的隐忍即行动,他的坚持即信仰。因此,这个人物分寸的难以拿捏,让冯远征颇费心力,“演对了难,演好了更难。”

  但是,敬重表演的冯远征总有他的办法。在寻找《知己》的日子,他终日“之乎者也”,硬生生把自己沉浸在清代,竟也脱胎出一个儒雅微酸的书生。

  《知己》上演后,知名评论人解玺璋在网上发博客,不谈表演,不谈剧情,就谈人生,谈顾贞观时代和现在人的情感差距,谈得很深刻,他说这是《知己》给他的启示。还有观众给冯远征发短信,说看完戏回家后睡不着觉,冥思苦想他的生活中是否有知己。

  《知己》一剧的功绩,由此可见一斑。“因为现在的时代太浮躁,很多以前为人们重视的情感越来越少,所以,我希望通过《知己》这部戏,唤醒更多忙碌得忘记了感情的人。”

  还有个小插曲也很有意思。

  《知己》连演的时候,人艺一个年轻演员与同在候场的冯远征聊天。问:您每天都要流眼泪啊?冯远征说,对啊。又问:您每天都要沉浸在戏里面啊?冯远征又说,对啊。那年轻演员最后说,我可能演完5场就没感觉了。冯远征说,“那是因为你没动心。你仔细看看现在舞台上的演员:你认为好的,一定是在用心演戏;你认为不好的,一定是外化的模仿,是在完成任务。”

  谈到动心之作,2005年初亮相于人艺舞台的传统大戏《全家福》,可谓冯远征挑大梁的代表作之一。

  “《全家福》中的王满堂是旧社会建筑匠人,他经历了解放、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直到今天,而穿插了所有时代、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古建的热爱、对古建的保护,是他的精神。

  “我在塑造王满堂的时候,反刍自己的感悟、感受,甚至加入了很即兴化的内容。因此,《全家福》的每场演出其实都不相同。

  “比如这处演得不太舒服,明天我会修正它;今天演的时候我悟出了一个新道理,明天又会去改变它。其实所有的话剧都是,演第一场和第一百场可能已经完全不同。即使主演还是一样的人,但演员每天的精神状态不一样,台下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带到舞台上的表演就不一样。同时,这个戏的深度也不再一样。如果观众有可能从第一场看到第一百场,实际上等于看了一百个戏。

  “表演是需要更新的,是需要不断打磨的。现在在舞台上演戏,我会感到有一个第六感在支配我、遥控我。我能够很清楚地判断这一秒钟我演给观众的是什么、到什么程度,这是一种控制之下的自如。”

  采访尾声,记者询问冯远征未来最想塑造的角色,他平和地说:“我是随性的人,但剧本送到我手里,首先必须打动我。我比较感兴趣的人物有黄埔时期的蒋介石、相声大师侯宝林等。前者10年来不断有人找我演,但都不是我期待的蒋介石;后者是北京台前两年策划的一部戏,我为此也看了很多书,听了三个月侯先生的相声,但是这戏最后因故没拍。不过我也不遗憾,因为我起码通过这些表示认可的邀请,细致全面地了解了一个人物,这是我的收获。如果我再演类似的角色也可以有更多的借鉴。  

[上一页] [1] [2]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