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月11日电(记者常红)8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09)》在京发布。
报告认为,2008年俄罗斯的政治生活随着梅德韦杰夫的执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8年11月5日梅德韦杰夫发表第一份《国情咨文》,提出对现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的一系列措施,随后有条不紊地推出了一系列宪法和法律修正案。从现阶段俄罗斯政治体制内容和性质的大背景看,梅德韦杰夫的政治改革措施是对1993年以来俄罗斯政治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总结,稳定和发展是其政治改革的主旨。
1. 通过改革,进一步集权 梅德韦杰夫在国情咨文中表示,要使民主制度在社会所有阶层生根,首先必须展现这些制度的有效性,同时要把更多社会政治职能直接交给公民及其组织和自治机关。为此,他提出包括提高人民代表水平和质量、吸引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十条建议。
扩大政治参与是梅德韦杰夫改革措施的主旨。1993年以来的俄罗斯国家杜马保持多党制格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修改选举法,小党有机会进入国家杜马,有利于扩大政治参与,进一步拓宽政权的社会基础。
2. 强化总统权力,进一步稳定政权基础 梅德韦杰夫提出,俄罗斯目前面临实施国家长期发展计划、过渡到新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军队现代化、管理庞大国家等等一系列重大任务,需要加强民主制度和保持稳定。而保持稳定的具体措施就是延长总统和国家杜马的任期:第一,扩大联邦会议的宪法权力,赋予国家杜马对执行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制定宪法条款,要求政府每年向杜马汇报工作并回答质询。第二,扩大总统和国家杜马的任期分别至6年和5年。
延长总统任期无疑是强化总统权力。普京执政8年,俄罗斯精英内部实现整合,对俄罗斯发展道路及政权模式具有一定共识,即俄罗斯需要一个适合自身特点的、能够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体制,需要一个足以保障俄罗斯发展的长期战略稳定局面。同时,延长总统任期,可以进一步实现国家杜马的可控性,同时为普京本人的政治选择留有余地。
3. 打击腐败,为发展保驾 梅德韦杰夫在国情咨文中把解决腐败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官僚体系导致腐败,遏制创新经济和民主制度的发展,强调强大的国家并不等同于无所不能的官僚。
梅德韦杰夫将腐败问题作为就任总统以后的首要任务。2008年5月19日,俄罗斯设立反腐败委员会。2008年7月,梅德韦杰夫签署国家反腐败计划,并将相关法案提交国家杜马审议通过。
梅德韦杰夫反腐败计划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反腐败立法,第二部分是以反腐败为目的完善国家管理,第三是法律干部的培训和法律教育,第四部分是实施反腐败计划的第一批措施。
4. 新的“俄罗斯思想”?
梅德韦杰夫在国情咨文中对俄罗斯意识形态问题作了详细阐述,其中主要的内容是公正,自由,人的生命、福祉与尊严,家庭传统,爱与忠诚,爱国主义等。他认为,这些是俄罗斯的价值道德基准,是一组不证自明的价值共识。意识形态问题的提出,既有内政的需要,也有外交政策的需求。同时,由于“统一俄罗斯”党作为“政权党”缺乏明确的意识形态,梅德韦杰夫提出的“一揽子”价值共识,实际上是为“统一俄罗斯”党所作的意识形态规划。
5. 一党独大的“民主政治”模式 梅德维杰夫的政治改革表明,俄罗斯自1993年以来政治过渡期宣告结束,随着立法程序的完成,将形成一种俄罗斯式的“民主政治”模式——可以姑且称为“非典型民主”或者墨西哥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政权党”一党独大,但实行外部治理;“政权党”虽然缺乏明确的意识形态,但却有对“领袖”的忠诚及对其选择的发展道路的支持;“政权党”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处于次要地位。就俄罗斯而言,这样一个“政权党”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政治稳定的基础。因此,梅德韦杰夫政治改革举措的主旨就是求稳定促发展。而改革的逻辑则是,只有政治稳定得到保障之后,发展才能顺理成章地提到议事日程的首要地位并成为下一阶段俄罗斯的核心议题。与此同时,政治稳定在俄罗斯具有特殊意义。俄罗斯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且封闭运行,维持精英内部的共识是政治稳定的首要和先决条件。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