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12日做客新华网,就新农保政策的相关情况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郑秉文在访谈中就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自己的三点建议。首先,我们国家应该对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融资渠道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保障下来;其次,要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另外,他指出,现在是建立城镇普惠制养老金、养老补贴、国民年金的好时机。
[主持人]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险水平如何?有网友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在应对老龄化方面,您认为应如何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外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郑秉文]正好我这次做了一个研究,研究这次金融危机对全球养老资产、养老保险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算全球有主权养老基金八支,中国是它的八分之一,也就是我们的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所有的主权养老基金都有一个固定的融资方式和途径,这个方式和途径是以立法的形式得以保障的,我们国家是否也应该对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融资渠道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保障下来。前几天国有股减持已经有很大的举措了,马上引起了业界的一些好评,但是这还只是临时的,步子还是小了一点,在这方面应该向其他七支主权养老基金学习。其他七支主权养老基金几乎都以立法的形式把它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固定下来了,每年都有一定的财政性资金,注入到主权养老基金里面来。这是应对老龄化的第一个举措,就是要建立战略性养老资产储备,建立一个资产池,这个资产池在我们国家就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我和国外其他几支基金进行了比较,建立我们国家这支基金能够有一个固定化、法律化的资金注入渠道。应对老龄化的第二方面就是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扩大覆盖面,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应保尽保,尤其对那些非正规部门来说,这是我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软肋。
另外,在这里我也要提出这么一个建议,事实上我去年12月的时候和今年1、2、3月都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城镇养老补贴制度或者叫做普惠制养老金制度、国民年金制度,在城镇我们没有一个这样的统一的制度,所以我在这里也有这么一条建议,我们农村有了,城市也应该相应地建立这样的制度,并且现在也到了建立城镇普惠制养老金、养老补贴、国民年金的时候了,现在很多城市已经有了,这个制度就又变成高低不平的,一个地方一个样的碎片化的制度了,这样的碎片化的养老制度就会导致老龄人口流动空间分布的扭曲。现在我们还有户籍制度在那里作为一个屏障,我相信户籍制度早晚有一天还是要改革的,如果有一天一旦放开,对老龄人口流动空间的分布就会发生严重扭曲。这就会导致养老补贴高的地方老龄人口容易趋于集中,老龄化程度就高,这是不可避免的。等到那时候再改就不好改了,福利还是有刚性的,你到底是就高还是就低?要是就高全国来看财政上肯定就有负担了,财政收入不好的地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像上海看齐,可是你要就低的话,发达地区就要有意见了,我这么好的水平你凭什么给我降低了啊?到那时候我觉得积重难返,会有一些震动的。所以我觉得现在应该做起来,到时候把城市的养老制度建立起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