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竺 钢 现场图片 |
□晨报记者 周东
今年3月刚刚卸任的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昨日悄悄从北京飞抵上海,以“私人身份”继续访华之旅,并接受了晨报记者独家专访。
省却一切繁琐的安检手续,甩掉当总理时前后左右的“四大金刚”,只带一名贴身保镖,奥尔默特特地换上一件灰色衬衫出现,一双黑色的眼睛里盛满笑意,招手就叫人们跟着他进了套房。谈及几年来亲历的“历史”,一贯被西方视为以色列“温和派”的奥尔默特告诉记者:“攻打加沙,是我所做过的最艰难的决定。
[谈和平]
遗憾任内未能签署和平协议
奥尔默特是以色列前总理沙龙的最重要盟友,他自2006年上任以来明确执行沙龙路线,在约旦河西岸地区继续实施撤除犹太人定居点行动,并在四年内单方面划定以巴永久性边界线,希望能与巴勒斯坦达成和平协议。
以巴和谈长久以来徘徊不前,症结在于双方对耶路撒冷分治、以巴边界划分和巴难民回归三大核心问题,以及水资源、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安全形势等相关问题,各持己见互不让步。
2006年3月,奥尔默特发表大选获胜感言时说:“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将确定以色列国——一个犹太人占多数的犹太国——的最终边界,我们将努力在同巴勒斯坦人签订的协议中实现这一目标。”但直至今日,他还没有兑现承诺。
对此,奥尔默特显得非常无奈,他说:“我希望和平,希望与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和解,也希望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阿巴斯能够代表巴勒斯坦政府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但是,在巴勒斯坦内部,阿巴斯无法影响哈马斯,事实上他们陷入一种分裂状态。最终很遗憾,我们错过了签署和平协议的最佳时机。”
希望与巴勒斯坦国和平共存
奥尔默特上任后,曾提议过各种方式实现和解。由于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长期以来对耶路撒冷地位的争议,他甚至提出过将东耶路撒冷划归巴勒斯坦,令巴方可以以此为首都,最后实现建国。这个观点一度招致以色列国内出现争议。
如今,离开了以色列权力中心的奥尔默特依然强调:“以色列已经实行了犹太人定居点单边撤离,就再也不会返回。美国前总统布什是我很要好的朋友,我与布什总统分享的路线图计划是我们的和平梦想,深信这也是今日世界的梦想。”“这就是我毕生致力的事,是我想做的事。以色列希望获得和平,希望与一个巴勒斯坦国和平共存,再也没有问题、没有围墙、没有战斗、没有恐怖袭击、没有血腥。”奥尔默特说。
[谈战争]
下令打加沙艰难但不可避免
奥尔默特以委婉的“鸽派”观点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一个走温和路线的政坛人物。然而,在这位“温和派”任内,以色列却发动过两场战争。
奥尔默特刚上任后的2006年夏,由于黎巴嫩真主党绑架了两名以色列士兵,以色列与黎巴嫩爆发了激烈冲突。这场战役“惩罚了真主党”,但以色列也未能获胜,甚至未能对真主党产生永久性伤害。如此结果,令奥尔默特的支持率滑入谷底。此后,他致力于与周边阿拉伯国家进行和平谈判,直至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国防军突然对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政府大打出手。战争持续到今年1月18日才宣布停火。
回首离任前做的最后一项震动国际社会的决定,奥尔默特表示:“我必须得说,进攻加沙是我作过的最艰难的决定,但它同时也是一项不可避免的决定。以色列南部每天都被位于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发射的火箭弹袭击,这样的情况长达8年,人们每天担惊受怕。”
他以自己感觉最亲切的中国城市哈尔滨举例说:“试想,如果哈尔滨每天都遭到邻近地区发射几枚到十几枚火箭弹袭击,民众生活在不安和恐怖当中,中国会忍受或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吗?以色列已忍受了许久。”
以色列人希望军队作出反应
奥尔默特说:“以色列人对哈马斯违反与我们订立的停火协议感到非常不高兴,但我仍然不准许以军作出反应。哈马斯向以色列南部的平民发射火箭,而以军希望作出反应,我的回答是:我们有力量作出反应,而我们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抑制自己,去鼓励巴勒斯坦温和派,让他们知道是有其他路可走的。”
曾有报道说,以色列在最终发动战争前其实已经准备了6个月,只不过这个秘密被封锁在奥尔默特与国防部长巴拉克、时任外交部长利夫尼三人之间。
奥尔默特对“谣传”付之一笑:“当然不是!考虑开战的时间是去年12月。因为我们发现哈马斯再度违反停火协议,仍在向以色列南部发射火箭弹,所以我们决心要达到一个目标,那就是使哈马斯不再拥有这样的能力。”
[谈中国]
“世博会以色列馆是我的心血”
“我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昨天的专访一开始,奥尔默特就对自己的“中国缘”滔滔不绝,“我2004年作为副总理、2007年作为总理都曾正式访华。不过这次是在我卸任后率领代表团来到中国,主要还是为了促进以中经济关系,推动以色列企业来华发展,建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当然,也见一见我的老朋友们,是一次私人旅行。”
建议设立以中研究中心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依然快速增长,奥尔默特与很多以色列企业家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希望双方能利用资源进行合作,“我的建议是开设一家最大的以中研究中心”。
谈到这里,奥尔默特对以色列在高科技研发领域的成绩颇为骄傲。“世界上最大的投资者在以色列投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世界上许多著名企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巨头,都在以色列境内设有研究和发展中心。如美国微软公司,我在以色列曾会见过比尔·盖茨,类似的公司还有IBM、摩托罗拉、惠普、思科、朗讯、三星、西门子……有些更因其在以色列所做的创新工作而成为行业老大,比如英特尔。”
“以色列国家很小、没有自然资源,人口还没有中国一个大城市的多,但以色列700万人意味着发达的高科技资源。”奥尔默特介绍说,“过去5年里,已经有三个(以色列)学者分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化学奖,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在短时间里有这么多科研人才获得如此殊荣。”
这次要去哈尔滨祭祖父
奥尔默特本次在上海最重要的行程,可能要算去看看他亲手批准建立的以色列参加世博会以来的首个自建馆。
他说:“现在世博园区内正在建造以色列馆,那是我的心血,我不去都不可能,2010年我还会来上海看世博会。我更希望的是以色列馆能作为永久保存的世博会国家馆。”
在中国牵动着奥尔默特心弦的,不仅仅是凝聚心血的世博会,还有中国东北城市哈尔滨。1917年,他的祖父携家人从俄国移居哈尔滨,他的父母在那里长大、恋爱,结为伉俪,并参加犹太复国活动。奥尔默特的祖父1945年去世后,就安葬在哈尔滨犹太人公墓。
“对我来说,中国并非旅游经历,也不是政治或者商贸经历,而是我父母的遗产、家族历史和家族背景来源的一部分;是我的心和人生的一部分。”奥尔默特说,“我父亲弥留时,虚弱地躺在医院的床上,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用中文说的。可惜我听不懂。我一生中常常听到在中国时的故事,家里很多装饰品、丝巾和瓷器是从中国带来的,祖父直到去世之前坚持用一只他最喜爱的中国盘子。”
他表示:“以前来到中国做官方访问时,很渴望能到哈尔滨走一趟,但由于某些技术上的困难而未能如愿。这次我将从上海飞往哈尔滨,去凭吊父母的往昔,纪念葬在哈尔滨的祖父。”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