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河北省出于“财政收入半年超千亿,仍要过紧日子”的考虑,日前发出通知,
今年(余下日子)一律不准公务购车、出国、建楼。我们为河北省的这一节减措施叫好,也为该省的务实精神叫好。
财政收入半年超千亿,说明这个省的经济形势发展很好,科学发展观落到了实处。
经济形势好了,不能忘记老百姓,不能没有远虑,更不能没有艰苦奋斗的意识。比如公务购车,本来已经有车坐了,为了体现官员的等级,非要购买更高级的轿车,就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应该受到监督和阻止。再比如出国,现在一些地方将其变成了一种官员待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哪里都去,花的是人民的血汗钱,得到的却是官员个人的快乐和满足。尽管有制度规定,不准公款旅游,但是,谁能分清什么是公款旅游,什么是工作考察?正因为我们一些制度上的疏漏和欠缺,造成一次次的浪费。还有建楼。中央三令五申,不准建设楼堂亭阁,许多地方早就突破了中央的底线。不但建楼、建阁,有的还建“小白宫”、“小天安门”。与此相映照,老百姓的住房,孩子们的校舍,群众最需要的医院等等,却破烂不堪。笔者以为,这是一些地方群众对政府官员不满意、不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
河北对公务购车、出国、建楼等一律叫停,是下了一个大决心。如果真能说到做到,无疑是国之幸、民之幸,也为各地政府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要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做到“一律不准公务购车、出国、建楼”,其实很难。因为公务购车、出国、建楼的部门都会找出“硬道理”,有的是“必须”的,有的是“经过上级批准”的,有的是“工作需要”,有的是“涉外需要”……“一律禁止”能够得到保证吗?如果保证不了,说了白说,网开一面,内外有别等等,岂不是又会损害诚信,又会给政府形象抹黑?
不准公务购车、出国、建楼显然是一项临时措施。对于不按规定的类似行为,党和国家早有明确禁令,临时措施能够起到强调和提醒的作用。其实,假如我们的制度十分科学,各方面的监督无处不在,财务制度一丝不苟,非正常的公务购车、出国、建楼等等是难以为继的。之所以出现大量的公务购车、出国、建楼,就是我们道理说得多、口号喊得响、规章定得粗,而真正起作用的制度却设计不足,真正能够监督的机构不能尽职。
既然河北省公开承诺今年公务购车、出国、建楼一律停止,还应该有实施细则。按照中华民族“听其言、观其行”的习惯,我们不妨跟踪一下,到年底该省是否真正兑现承诺,是否严肃处理违反规定的官员,是否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河北省官场真能做到“过紧日子”,那就是给全国人民一个榜样,也给各地政府一个示范。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