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磊记者门心洁)繁华热闹的特色商业街区,鳞次栉比的现代商业设施,遍布城乡的商贸服务网络,以及人气鼎盛、商气凝聚、财气汇集的各类商贸活动……构成了天津商贸流通业一个个新的亮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多次发展变革、调整和重组,天津商贸流通业在流通体制、营销规模、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开放式流通网络体系。天津,这一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商埠,终于重新焕发青春,正在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贸中心,商贸流通服务业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为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天津商贸流通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商业流通规模不断扩大。1950年,天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只有4.37亿元。2008年,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突破2000亿元,比1950年增长456.7倍,年均增幅达11.1%。消费结构也随之不断升级,汽车、通讯成为消费热点,服务性消费大幅提升,占居民消费总量比重达到了30%。
与此同时,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渐增大。商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已从1980年的6.9%上升到2008年的12%,成为全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就业人员持续增加,从1980年的28.51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00多万人,增长2.5倍,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
商业功能持续拓展,北方重要的商贸中心效应逐渐凸显。突出表现在集散辐射功能更加突出,2008年全市城乡各类亿元批发市场发展到70个,市场成交额实现1612亿元。
(下转第3版)
(上接第一版)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重点市场为龙头,区域市场为骨干,初级市场为基础的市场体系框架。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设施档次的逐步提升,涌现出储宝钢材、空港汽车、金钟、环渤海、北方自行车等一批集散力强、影响力大的大市场,成交额超10亿元的大型批发市场达到34家。2008年,全市完成商品购销总额达到16500亿元,比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222.98亿元增长73倍。会展规模不断扩大,津洽会、PECC博览会等已经成为天津的品牌展会。同时,商贸中心作用越来越突出。截至2008年末,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网点达到20万个,友谊新天地、乐宾百货商厦、欧乐百货商厦、海信广场、伊势丹新厦、远东百货商场等一批现代化大型商业设施建成开业,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商场超过70家,滨江道、和平路以及市内九条商业示范街陆续得到改造提升,商贸中心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新兴商业业态发展迅速,天津商贸流通业正向现代化迈进。截至2008年末,本市连锁店铺发展到3000多个,销售规模达59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接近30%。连锁经营销售额年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成为本市商贸流通领域新的增长点。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