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梁保华:文化体制改革任务艰巨复杂

2009年08月17日09:2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这次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在江苏召开,对江苏文化建设和各方面工作是有力的推动和促进。长春同志的重要批示,云山同志、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工作部署,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改革的新突破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切实加强领导,把文化体制改革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述,作出了新的部署,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紧密联系江苏实际,深深感到,多年来江苏文化建设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和要求相比,还存在“三个不相适应”:一是文化建设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不相适应。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中央对江苏的殷切期望。这“两个率先”,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的率先,既要有发达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既要有经济的硬实力,也要有文化的软实力。江苏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人均GDP超过57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消费比重明显上升,但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江苏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面临着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调高调优调强”是江苏结构调整的基本取向。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我省文化底蕴丰厚、文化资源丰富,但这些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规模小、比重低,发展潜力大。三是文化体制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日益增强,但文化领域的资源配置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合格的市场主体少,文化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和活力,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够强。省委省政府认真分析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差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认识更加深刻,对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刻,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性认识更加深刻,深切感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放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合力推进。

  [1] [2] [3] [4]

  省委省政府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内涵,纳入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2006年召开了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对文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把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动力,提出了9个方面43条政策措施,确立了鲜明的改革导向、政策导向和工作导向,并以省级重点文化单位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深入试点单位,加强指导、推动落实,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在实践中,我们把中央的要求和江苏的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努力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政府投入与体制改革“两到位”,繁荣文化事业政府投入到位,发展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到位,以“两到位”落实“两手抓”;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分开”,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两结合”,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充分考虑文化领域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大体分三步推进:第一步,重点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组建文化产业集团;第二步,重点推进转企改制、整合资源,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第三步,鼓励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坚持以改革的深化促进文化繁荣,以文化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成效,努力实现“出活力、出人才、出效益、出成果”。实践证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势在必行,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不改革没出路,大改革才能带来大发展大繁荣。

  二、突出改革重点,努力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文化体制改革任务艰巨复杂。我们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力破除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体制机制。一是积极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把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大力培育自主经营的文化市场主体,先后组建了省广电、出版、报业、演艺、文化产业、广电网络等6大省级文化企业集团。2004年,省演艺集团所属11个院团一次性整体转企改制,实行全员身份置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内部用人机制、分配机制。通过改制,各院团坚持“两为”方针,从单纯追求“获奖”转为面向观众、走向市场,艺术生产力创造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京剧、昆曲等传统艺术也在改革中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4年来,演出场次增长3倍,演出收入增长11.4倍,资产增长10倍,人均收入增长3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新华日报报业集团、省广电集团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实行宣传职能与经营业务分开,把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以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与销售,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实行企业化管理,进行市场运作,为主业服务。在省级文化单位试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目前已有120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

  二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财政为支撑,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十一五”以来全省财政用于文化建设的投入248亿元,先后建成南京图书馆新馆、南京奥体中心、江苏广电城、江苏国际书城、省美术馆新馆、南京博物馆新馆等一批省级重点文化设施,实现了市有三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县有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室。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省174家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去年参观人数达到5100万人次,是免费开放前的4倍。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基础上,实现了有线电视、宽带网“村村通”。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政府投入由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转变,公共文化产品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岗位管理、绩效工资制度,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内在活力,提高服务水平。

  [1] [2] [3] [4]

  三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针对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文化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等突出问题,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实现低成本扩张,以骨干企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壮大。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借助市场机制,不仅整合了省内发行网络,而且跨省兼并发行机构、开设中心书店,目前拥有省内外销售网点1721个,核心产品销往全国28个省区市。还与国外出版机构合资合作,近三年版权输出年均增长47%。去年集团销售、资产“双过百亿”,今年集团所属“凤凰置业”成功上市。省广电网络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市场运作与行政推动相结合,整合了全省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公司注册资本达到68亿元,网内用户达到1022万户,成为目前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最多的广电网络运营商。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发挥新闻资源优势,开办新兴媒体手机报,不到一年用户已达180万户。

  四是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积极探索文化领域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省级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不仅壮大了自身实力,而且增强了国有文化资本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在充分发挥国有资本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促进文化市场主体和投入主体多元化,全省现有民营影视制作机构155家,民营文艺院团超过450家,民营博物馆近60家。

  五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文化管理方式。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提出了新要求。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与文化单位的关系,新闻出版、广电等系统全面推行局社分开、局台分开、台网分开,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坚决转移出去,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探索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提高管理效能。

  三、完善政策措施,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做到“两个高于”:财政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十一五”时期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五”时期。近三年全省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6.6%。对转企改制的文化事业单位,原财政拨款基数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有所增加,形成了“谁改革支持谁”的鲜明导向。二是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2007年起设立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每年2亿元。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今年省委省政府又决定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初始规模20亿元,对重大文化项目、重点文化企业给予扶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推动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集聚区集约发展。三是加快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加快发展现代文化流通组织形式,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市场化、专业化、便利化程度。

  [1] [2] [3] [4]

   四、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靠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把激发文化人才的创造活力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强思想引导、政策宣传、权益保障,使广大文化工作者真心拥护改革、热情参与改革,在改革中施展才华、得到实惠,为文化体制改革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一是注重培养一支勇于改革创新的骨干队伍。对改革试点单位负责人给予大力支持,引导他们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勇于突破难点,敢于顶住压力,善于探索新路,成为推动改革的中坚力量。二是注重保障改制单位的职工权益。充分考虑干部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机制”,用“老办法”使“老人”得到较好安排,用“新机制”调动“新人”积极性,使各类文化人才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创新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切身感受到早改早受益、早改得实惠。三是注重建立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激励机制。省级财政去年用于扶持奖励文化精品的专项资金3500万元,今年又决定设立“紫金文化奖”,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文化人才,引导文化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更多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生产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文化产品。3年来,全省生产电视剧80部、2294集,每年新创剧本100多部,其中30多部搬上舞台,去年原创动漫作品49部,昆剧《1699桃花扇》、现代京剧《飘逸的红纱巾》、舞剧《红河谷》、滑稽戏《一二三齐步走》、电影《南京!南京!》、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一批优秀作品受到广泛好评。全省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增加值连续3年保持近30%的增幅。

  江苏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中央要求相比、与兄弟省区市相比还存在差距。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仍然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来江苏视察,对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希望江苏继续保持改革的好势头,总结成功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开。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和长春同志提出的要求,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召开了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对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政策,推动改革由点到面、由省级向市县全面展开,从“试验田”拓展为大面积的“丰收田”,从“盆景”变成欣欣向荣的“百花园”。一是加快改革步伐。今年底,完成所有出版、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的改制任务,完成全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改革,广电系统全部实现局台分开、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合并。2010年,全省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整合市县现有的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有关行政执法职能,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行统一执法。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加大对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力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到2012年,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江苏的支柱产业。壮大骨干文化企业,提高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到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四是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今后3年,重点抓好“五个一批”:实施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基地,培养引进一批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打造和推出一批受群众和市场欢迎的文化品牌和精品力作,努力实现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

  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学习兄弟省区市宝贵经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梁保华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1] [2] [3] [4]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