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8月17日电(记者何伟)47岁的格莱尼玛是青海藏区一名普普通通的喇嘛(藏传佛教僧人)。在宗教生活之外,他用自己的镜头记录着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变迁,走上了独特的环保之路。
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
历史上,这一地区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物与牧民和谐共处,被称为生态“处女地”。
在格莱尼玛孩提时的印象中,人骑在马背上在草原行走,露水都能把裤腿打湿;后来,这里植被渐渐变低了,一些湖泊消失了,很多野生动物也日渐稀少,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让格莱尼痛心不已,他决定行动起来,做一些事情。
23年前,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寺刚出家不久,格莱尼玛就花掉为数不多的积蓄,买了一台胶卷相机,走上了独特的环保之路。
“在我心中,这里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大山、每一棵青草,甚至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生命,我对他们怀着一份感情。”格莱尼玛说,“我希望用自己的镜头把他们记录下来,把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变迁记录下来,作为以后珍贵的影像资料。”
记者发现,一身红色喇嘛装束的格莱尼玛,娴熟地运用尼康相机,忘我地拍摄着自然山川,在阳光下相当引人注目。
格莱尼玛说,他家中有一百多盒胶卷、四五百张尺寸不一的照片,是他青春的纪念、最宝贵的收藏。他希望开设几场个人摄影展览,让人们直观地感受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变迁,以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
2007年底,格莱尼玛成为曲麻莱县林业局一名护林员。去年,格莱尼玛加入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会员。该协会是青海省第一家省级民间环保组织,致力于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宣传工作。
格莱尼玛说,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当地牧民的环保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每当看到随风飘散的塑料袋以及随意堆积的生活垃圾,格莱尼玛就格外痛心。当地政府部门颁布“白色污染”治理方案并确定每月27日为“治理环境日”等环保行动,让他看到了希望。
让格莱尼玛最感欣慰的是,近年来,在政府和当地牧民的共同努力下,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野生动物数量迅速增多。三江源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乐园”。
“藏传佛教僧人”“环保摄影师”“护林员”,格莱尼玛的三重身份并不存在冲突。
“我每天研习佛教经卷,不敢有丝毫懈怠。”格莱尼玛说,“佛曰大爱,对我来说,宗教与环保同样重要。我会一如既往地用爱心、用行动,尽自己绵薄之力来宣传与保护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