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危机下,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正频繁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除了备受瞩目的中美轮胎“特保案”和欧盟与我国在出口铝合金汽车轮毂(以下简称铝轮毂)方面的摩擦外,印度和俄罗斯等对中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反倾销调查案件,让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国际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些反倾销案固然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成分,却也折射出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中的主要问题:由于产品以低价取胜,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很容易埋下引爆海外贸易壁垒的“雷管”。
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业,开始更为重视国内企业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这些诉讼的指控无非是“中国出口零部件产品对当地相关产业造成损害”,从而威胁当地的就业。
对于国内零部件出口是否存在事实上的“倾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秘书长李晓擎认为,跨国车企多采用零部件全球采购的政策,世界众多汽车零部件为了跟物美价廉的中国零部件抢拼市场,部分国外厂家不得不打着“反倾销”旗号进行“贸易保护主义”,以此获得生存空间。
“以这次铝轮毂的反倾销案为例,欧方协会所代表的6家企业连正式身份都不敢亮明,以至于我们连谁是真正的原告都不清楚。”李晓擎言辞激动地说。
这种贸易保护对中国厂商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以铝轮毂为例,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我国出口欧盟27国的铝轮毂共约3.9亿美元。反倾销措施一旦实施,我国出口铝轮毂企业将蒙受重大损失。
零部件出口的突围之方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国产品出口增长快,对国外当地市场形成有力竞争,很容易引发“反倾销”。但在这背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自身的问题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据了解,国内汽车零部件出口多是进入门槛与技术含量较低的材料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车轮、刹车盘、挡风玻璃等,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低,而且缺乏核心技术,导致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生产企业也是各自为战,恶性竞争严重。
在采访中,一位汽车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国内企业的产品品牌含金量不高也制约了我们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出口增长。由于质量和技术水平不高,目前我国零部件出口产品80%以上还停留在维修市场,只有少数进入全球配套市场。
面对海外的反倾销大棒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自身的种种弊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指出,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零部件产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