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4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英国工业联合会发表演说 |
认同危机 澳大利亚何时“脱欧入亚”
路透社18日报道称,澳大利亚资源和能源部长马丁·福格森在一份声明中披露,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日前签订协议,未来20年间后者每年将向中国出售225万吨澳大利亚高庚项目液化天然气,交易金额约为412.9亿美元。
在力拓案尚未有定论、当地反华言论甚嚣尘上之时,埃克森美孚却与中石油在澳大利亚做成了一笔400亿美元的大生意。从中不难看出,这个拥有地道西方背景的南太平洋大国,仍在加紧其“入亚”的步伐,期望依靠亚洲提振国内的经济。
“放错位置的英国领土”
“入亚”一说的升温要从陆克文当选澳大利亚总理开始说起。2007年,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陆克文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他在各种发言中,不止一次表达他想要拥抱亚洲的政策和愿望。然而,两年后,在我们还来不及完全领略他的亚洲拥抱之时,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冲突纷纷而至:从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最近的中国力拓一案,再到印度留学生种族歧视事件,人们不禁要问,澳大利亚拥抱亚洲的梦想从何说起?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澳大利亚是在现任总理陆克文上台之后,亲亚洲形象才真正开始深入人心,但事实上是,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南半球的岛国就曾提出过“脱欧入亚”的说法。
从地图上看, 澳大利亚处在南太平洋上,北面紧邻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地理上毫无疑问可以说是亚太地区的成员之一,但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国家一直是英国本土的海外延伸部分,甚至被称作是一块“放错位置的英国领土”,而不是亚太国家。
“澳大利亚一直是英联邦国家,它过去的贸易主要是和英国、英联邦国家进行的。但是上世界70年代初英国加入欧共体了,澳大利亚的贸易受到影响,‘贸易特惠制’不再存在。而此时随着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所以)它的贸易方向决定转向亚太,”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副会长、历史学博士张秋生教授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道。
面对上世纪亚洲的高速发展,澳大利亚的执政者开始意识到,忽视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大洲是不可能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才是目标所在,”1992年4月,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基廷在演讲中明确指出“澳大利亚的未来在亚洲”,澳大利亚政府也开始以“面向亚洲,着眼未来”为主要目标,在经济、政治、外交、安全与防务等方面,形成一整套以面向东亚为主体的新的亚太战略,后人也被称之为“脱欧入亚”。
“‘脱欧入亚’主要是要更多地参与亚太事务。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利益,另一个是安全利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张秋生教授说道。
“我们当然是要继续与亚洲进行更紧密的交往,因为这样做是我们的根本利益所在。基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澳大利亚未来的长期安全和繁荣必须建立在属于我们自己的地区内, 这点在澳大利亚政府、商界及学术界已得到广泛认可,”澳大利亚前任驻华大使理查德·史密斯说道。
尽管这样的提法,更多的是因为国家利益的需要,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澳大利亚开始向亚洲靠拢的心态与趋势。
经济亲亚,战略亲美
针对这样的利益需要,澳大利亚在接下来的几任政府中,都极力地强调和亚洲的合作。当然,这些合作更多地是表现在经济领域。
东盟作为澳大利亚的近邻,又是澳大利亚通向亚洲的门户,一直被认为是澳大利亚亚太政策的突破口。在前任总理霍华德积极推进下,澳大利亚积极与东盟各国开展合作:2003 年7 月和10 月,澳大利亚与新加坡、泰国分别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2004年,澳大利亚对东盟10 国的出口占其全球出口的12%。
2005年,澳大利亚把目光盯在了东亚峰会上。同年7月,澳大利亚外长唐纳专程前往老挝,分别会见参加万象“10+3”外长会议的各国外长,表明澳大利亚同意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也顺利获得东亚峰会入会资格。
东亚方面,中日韩三国就占了澳大利亚最重要的5个贸易国中3 个席位,中国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国,地位可见一斑。“现在澳大利亚的经济重心实际上是非常倚重东亚地区。不只是和中国,同日本等国也是,澳大利亚也希望继续向东亚地区靠拢,不管澳大利亚人愿不愿意,这都是事实。”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韩锋表示。
与此同时,当时的总理霍华德也强调,“亚洲优先并非亚洲唯一”。到现任总理陆克文的上台以后也表示,坚定地维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始终是澳大利亚外交政策中的最重要部分。
“陆克文希望再进一步,他要与东亚建立更多的联系,在多边组织中发挥作用,并同时寻求成为美国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其副手。”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分析道。
在这样的方针下,陆克文不会在澳大利亚目前所奉行的对外政策有太多调整,但会在多边外交领域做出更大的努力。分析认为,也许澳大利亚将会更加积极地融入到亚洲经济中去,但澳大利亚一贯坚持的安全战略,包括建设强大的国防、巩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等等,这些似乎都不会有大的改变。
澳大利亚的认同危机
如果说,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经济伙伴基本都在亚洲的话,那么文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经济学人》分析道,陆克文上台后提出了要使澳大利亚成为“西方团体中最懂亚洲的国家”,但目前基本上就是在高中和大学里向亚洲语言和文化类课程投入更多的资金。
“目前只是说在经济上、政治上更多地参加亚太事务,不是说文化价值观的融入,而且亚洲也不接受他。”张秋生教授说道。
首先,对澳大利亚而言,融入亚洲文化的最大门槛就是澳大利亚狭隘的民族意识和本土观念对亚洲意识和观念的抵触。虽然越来越多的亚洲人试图移民和融入这里,但白人社会,仍然占据着社会的主流。
进入2009年,澳大利亚接连发生了多起针对印度留学生的暴力与歧视事件,今年5月,印度政府召见了澳大利亚驻印度的最高特使,表示印度学生遭袭事件可能导致两国外交关系紧张。
除此以外,亚洲一些国家也难以接受一个拥有如此浓厚西方背景的澳大利亚融入进来。早在1996 年霍华德政府谋求进入东盟对话国行列之时,当时马来西亚等东盟成员国对澳大利亚采取强硬的批评态度,认为“澳大利亚人,不是亚洲人,是欧洲人,是种族主义者”。
“澳大利亚也并没有想到在文化价值上融入亚洲。澳大利亚的自身定位一直在困惑。它是西方国家,不管是从文化传统、血缘关系、政治联系,它都是欧洲国家、西方国家,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又在亚洲,又在南太平洋。他们的总理说过,我们既不是亚洲,也不是欧洲,我们是澳洲。”张秋生教授分析道。
而面对近段时间中澳在商业上的冲突,很多观察家都认为,这是不和谐的小因素,澳大利亚和亚洲各国的合作前景,仍然是可以期待的。
“我认为前景中间会有波折,因为都涉及到经济利益,但是总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向好的发展的。”张秋生教授最后补充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