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县的小水泥厂冒着浓烟(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姝瑞摄 |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记者最近在安徽、江苏、四川、河北、江西等省份调研发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受经济下行的压力,少数地方政府在“保增长”名义下,放松节能减排,“两高一资”行业出现反弹苗头、企业违法偷排现象增多、环保门槛放低等新动向。
小水泥、小钢铁死灰复燃违法偷排现象增多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出台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其中相当一部分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拉动了钢铁、水泥等行业发展。
记者从高速公路进入安徽省凤阳县西泉镇境内,只见大大小小的水泥厂林立,尘雾弥漫。记者在一些水泥厂看到原料露天堆放,收尘设施破损。
来自中国水泥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水泥投资热情高涨。上半年全国水泥投资同比增长幅度超过60%,目前在建水泥生产线200多条,新增产能超过2亿吨。
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一度停产的中小钢铁也趁机而上。记者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知,今年上半年,全国钢铁产量26658万吨,其中协会会员单位累计钢产量为20724万吨,同比下降3.25%,而不属协会的企业累计钢产量为5934万吨,同比增长20.78%。两个数据一对比,可以看出高耗能、高污染的中小钢厂复苏迹象十分明显,而且步伐在加快。
值得警惕的是,一度绝迹的“地条钢”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今年上半年,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先后在攀枝花、凉山、广安、眉山查获生产“地条钢”的企业。四川省钢材流通协会一位负责人说:“小钢厂没有资质,所产钢材无论是在化学成分还是机械性能都达不到国家标准,但老百姓很难识别。”
在市场带动下,一些省份被淘汰的落后产能又重新生产。河北省环保部门上半年集中检查发现,安新县、清苑县、满城县境内的有色金属熔炼行业污染出现反弹;部分冲天炉、小地锅、电碾子、水洗床等淘汰落后工艺又死灰复燃。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违法偷排、直排、超标排放现象增多。环保部华东督查组一季度对安徽省部分地方进行暗访,检查企业50多家,竟有35家企业存在偷排、直排、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
企业偷排方式由“明”变“暗”。四川省什邡市亭江村17组与磷化工区为邻,这里散布着20多家企业。记者在当地看到,一些中小磷化工厂正在生产,污水一直流到下游的禾丰镇镇江村,水质混浊不堪。一些村民告诉记者,一到深夜,尤其是碰到下雨天,厂里就会大量排污。
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表示,环保部上半年对40个城市和浙江、福建、安徽三个省进行系统调查发现,重点污染源中25%存在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转问题,企业偷排、直排现象增多。
节能门槛降低 环保投入滞后
记者采访发现,在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一些地方节能减排工作有所放松,不惜降低节能门槛,放松减排工程建设,环保投入明显滞后。
打着“保增长”的旗号,对高耗能行业实行优惠电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一项调查表明,为刺激有色行业复苏,一些地方违规自行出台优惠电价。国家政策规定,脱硫电价款根据脱硫效率扣减。脱硫设施投运率低于80%的,不但不能享受脱硫电价款,还将被处以5倍罚款,但目前许多地方没有完全执行这一政策。
少数地方减排工程建设出现放慢现象。据环保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国计划新增20台套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目前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上半年仅增加8台套。截至今年5月,尚有1366个县,137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这些市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地方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收水量不足、污水处理收费低,污泥处置不够。
环保部开展的建设项目专项执法检查表明,环境保护部和地方环保部门受理的建设项目中分别有15.5%、23.7%存在未批先建等问题;9.6%的取缔关闭企业有死灰复燃倾向。突出表现为:一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工艺技术升级方面的要求在项目论证时有所放松;一些曾经被环保部门拒之门外的“两高一资”项目开始重新申报。
一些地方政府急于“上项目”,为“两高一资”项目和已淘汰的落后产能卷土重来,提供可乘之机,少数地方存在减排盲目乐观的现象。环保部上半年在检查中发现,一些地方认为经济增速下降,排污增量也将下降,加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觉得完成减排目标变得容易了,以至于工作力度有所松懈。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少数省市出现一个或两个主要污染物不降反升的情况,就与盲目乐观而放松减排管理有关。
听任禁限行业反弹无异饮鸩止渴
产能过剩、盲目投资严重一直掣肘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迟京东说,在市场推动下,一些死灰复燃的中小钢厂工艺设备落后,环保设施投入少,能耗比正规厂家高出10%至20%,说到底就是牺牲环保换取企业一己之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一位专家表示,目前节能目标进度仍比较落后,据我们测算,今后两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的每年降幅都必须达到6%才行,任务仍相当艰巨。
“如果禁限行业反弹,不但会使节能减排的形势变得更为严峻,而且必将累及产业结构调整、增大污染治理难度、滋生社会稳定等负面影响。”一些专家谈到,如果听任地方政府一味强调快速增长而忽视“好”字当头,就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出现“逆向调整”。
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杨智明说,如果听任节能减排在“保增长”的名义下反弹,不但前期成果得不到巩固,还会增加未来治理污染的成本,使经济发展付出更大的代价,“今天为‘保增长’赚了一块钱,明天就可能要花十块钱来治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环保部有关专家提醒:随着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一些原来停产或歇业的落后产能,可能恢复生产或者在欠发达地区“克隆”再生,从而形成污染反弹。
经济的高增长必然伴随着环境的高投入。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才会开始有所改善,目前我国治理环境的投资大约占GDP的1.4%,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为此,有关人士建议,应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日常监管,把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推进;严格新建项目的环评审批,提高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同时对节能减排工作缓慢的地方及时预警督促。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我来说两句